当前位置: 玉溪频道/ 要闻
“放管服”改革的“玉溪实践”
2018-02-01 09:52:11   来源:云南网
分享至:

从市公安局红塔分局开通全省首家户政超市,到红塔区建立“一站式惠民”服务平台,再到华宁县公共资源交易开启“淘宝模式”……在过去一年里,玉溪在推行“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以下简称“放管服”改革)进程中,集中力量、统筹推进,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难”、为市场“腾位”,做出了干在实处、走在前列的“玉溪实践”。

简政放权持续市场活力增强

自2013年以来,玉溪市市级累计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13项,下放64项,承接217项;县区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733项,承接367项;市、县(区)537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部取消。如今,简政放权仍在持续,市场活力不断增强。

2017年,玉溪继续取消一批制约经济发展、束缚企业活力的行政审批事项,链条式下放国有土地改变用途审批、临时用地审批、收回国有土地使用权审核等一批“含金量高”的行政审批事项,县区投资审批提速,项目落地加速,“放管服”改革服务县域经济发展的成效凸显。2017年,全市县域经济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有8个县区生产总值实现两位数增长。

从“三证合一、五证合一”到“多证合一”,商事制度改革的深入推进,创业准入门槛的降低、办照程序简化,市场活力持续释放。2017年,全市新增私营企业4037户,私营企业户数达25513户,比上年同期增长20%。

2015年,玉溪在全省第一家开通中介超市。自此,政府不再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政府职能开始有了质的转变。2017年,我市全面规范中介超市的运行管理,对97项中介服务事项进行规范;完成玉溪中介超市运行管理与省级并轨;全面整治了“红顶中介”、指定中介服务、中介服务垄断、中介服务收费、中介服务时限等问题,在减轻了企业和群众负担的同时,促进了政风转变,激发了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当前改革进入深水区,玉溪敢于“动奶酪”“除利兴廉”,持续深化收费清理改革,取消了一批收费项目。截至目前,停征、免征、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60项,降低收费标准8项。

加强事中事后监管构建现代监管体系

2016年,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投入使用,开创了玉溪政务服务的新纪元,投资审批全面提速。据市政务服务管理局工作人员介绍,有了该平台,所有投资项目均通过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审批、核准、备案,实行“一站式”网上审批。此外,对每个投资项目的审批流程也实现了全程网络监控,一旦办结时限要超时或已超时,工作人员登录系统便会自动提示,随即通知相应涉批单位及时办理。

大数据助力现代监管体系构建。2017年,市国税局、市地税局依托市场主体大数据平台和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对涉及税收征管的7.5万条数据进行分析、核实,及时发现税收征收监管漏洞,查补追缴税款2.38亿元,并与政法部门配合,打掉一个增值税发票犯罪团伙。这是玉溪大数据运用,以信息资源互联互通共享交换推进“互联网+监管”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玉溪加强政务服务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政务服务体系,力推信息资源互联共享。目前,全市共有74个部门参加玉溪市信息资源统一共享交换平台建设,65个部门接入平台,归集信息239万条。在此基础上,玉溪加快推进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建设,打造了覆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信用信息归集、整理、公开、共享、管理平台,建立和推行守信激励、失信惩戒制度,构建以信用为核心的新型监管机制。

社会监督让全民参与监管。玉溪搭建12310“放管服”改革监督举报和投诉受理平台,制定《中共玉溪市委机构编制办公室“12310”举报受理工作规定(试行)》,建立常态化的“放管服”改革举报投诉协调处理机制。2017年,该平台共受理举报投诉件1件。

在“两集中、两到位”的基础上,针对有执法检查事项的部门,我市加快推进“双随机一公开”监管改革,完善随机抽查事项清单,2017年市级政府部门随机抽查事项由2016年底的319项增加到350项,随机抽查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立完善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和检查对象名录库,全市执法检查人员名录库共纳入执法检查人员7909人,检查对象名录库共纳入检查对象18.1万个;加快完善随机抽查细则,推进抽查公开等措施,进一步强化行政机关事中事后监管职责,提升事中事后监管的能力和水平。

优化政务服务建服务型政府

截至2016年,易门县经济增速三年蝉联全省第一,如此的“易门速度”得益于优质的“易门服务”。

2015年,易门成立了玉溪市第一家投资项目审批中心,在优化服务建设服务型政府上给出了“易门经验”:在结构、人员、工作流程到位的情况下,大力扭转干部作风,转“官本位”为“民本位”“企本位”,构建政府与企业间的“亲”“清”关系,为前来易门投资兴业的企业提供审批事项全程保姆式代办服务,建立投资项目审批联席制度,推进并联审批,加快企业落地速度。云南御之健医卫用品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易门,从选址到投产仅花了两个月时间。对此,该公司董事长袁琦说:“易门这个速度是我没想到的,地方政府太高效了,切实为企业减了负、松了绑。”

继易门县后,2017年8月,红塔区作为玉溪市一站式惠民(“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试点,在便民利企服务上有了新突破,实施一站式惠民改革,实施“一号申请、一窗受理,一网通办”政务服务。据悉,目前,该平台共纳入34个部门的242项政务服务事项,自正式运行以来共办结出件5183件,所有办理事项做到“零超时”,平均办结时限由16.9天降到8.5天,行政效能大大提高,群众反馈赞不绝口。

2017年是玉溪优化政务服务实现园区投资审批改革全面提速年。这一年,玉溪全面清理园区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严格按国务院、省政府要求进行整合规范,把园区投资项目报建审批事项控制在42项以内;推进园区集中评估评价论证改革,全面实施园区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按园区规划区域进行集中查询、调查、评价、备案、审批,切实为企业“松绑”减负,招商引资实现新突破。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公权力下放,是政府的一场自我革命。近年来,由市委编办(市政府审改办)牵头,政府督查、法制、政务服务、发改、财政等部门通力配合,各部门立足部门职责齐心协力推进“放管服”改革向纵深拓展。不论是线上的后台审批,还是线下大厅面对面的咨询、接件,办事服务能力显著提升,行政效能逐步提高,一批按照承诺时限当场办结的服务事项,实现“只跑一次”“立等可取”。在玉溪市政务服务中心把政务服务的评判权交给群众,在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窗口安装了电子评价器,让办事群众参与服务质量评价,实现“阳光”政务服务,倒逼干部保持高效、廉洁、务实的工作作风。同时,开展岗位评比活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浓厚氛围,使为民服务创先争优蔚然成风。

记者 张雯(玉溪日报)

责任编辑: 乐诚弘韵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