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玉溪频道/ 要闻
心系百姓,他倒在扶贫路上
2018-06-08 11:29:11   来源:云南网-玉溪日报
分享至:

  年仅56岁的他走了,带着对人民群众的一腔热忱走了,带着对家乡山区建设的一份责任走了,带着对百姓疾苦的一丝牵挂走了……可他那动人的微笑和并不挺拔的身躯却永远定格在他帮扶过的人民群众心中。他,就是峨山县环保局职工、双江街道桃李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普文斌。他的离开,留给了亲友和乡亲们无尽的思念和不舍。

  “老大,你又来了噶!”

  “老大,你又来了噶!”说这话的是桃李村下玉塘村民小组的建档立卡贫困户普长学,他口中的“老大”指的就是县委下派到桃李村的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普文斌。普文斌因在家里排行老大,群众都跟着他的父母一起亲切地称他为“老大”。

  “老大,你又来了噶!”“老大,来家里坐坐!”每次工作队进村入户,群众们总是能一眼认出普文斌,并亲切地用彝语打招呼。一句简单而贴心的话语,道出了这么多年来普文斌与山区百姓之间的深厚感情。

  2018年2月,县委下派普文斌到双江街道桃李村任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为了做到“精准”,普文斌把实地走访作为扶贫的基础工作,用不到一个月时间,带领大家按照“两必到”(每个村组必到,贫困户家必到)的要求,先后深入桃李村11个村民小组开展调查研究,整理掌握了详实、精准的扶贫第一手资料,与大家一道核定了《桃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名单》,研究制定了《桃李村脱贫攻坚规划》《桃李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到户帮扶计划》。还提出了“发展特色产业,做强集体经济,强化保障托底”的工作思路,落实“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举措,坚持从村民的衣食住行、增加收入等“身边事”入手,一件一件地去做。

  “要与老百姓打成一片!”

  “要与老百姓打成一片!”这是普文斌在任桃李村党总支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期间常说的一句话。“去老百姓家里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人家递个草墩、凳子过来要坐得下去,递杯水过来无论冷热要喝一口,千万不要嫌弃他们的卫生条件,要与老百姓打成一片……”每次与年轻干部交谈,普文斌总是这么语重心长地说。

  “他一点儿不像个领导,更像个老大哥!”提起普文斌,桃李村党总支书记普学兴哽咽着说:“从新农村建设指导员到玉河水库管理局工作队员,再到如今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普文斌前后在桃李驻村已经4年多了,村干部和老百姓对他印象非常好,评价也很高。”

  普学兴清楚地记得,在普文斌离世前一个星期,他们逐一走访村里的建档立卡贫困户。今年75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王世英家住玉河村民小组,与50多岁的智力残疾儿子相依为命。在和老人促膝交谈中,细心的普文斌发现桌子上有一袋吃了一半的芝麻糊,了解后得知是一亲戚看到王世英家庭困难送给老人吃的。普文斌当即就表示,以后老人吃的芝麻糊由他包了,等他回城里就给老人买了送来。可是,还没等到回城,他就走了……

  “作为一名基层农村党员干部,生活在农村,工作在农村,天天与群众打交道,要时时与农民拉家常,要切实当好村情民意的记录员。现在,大春栽插比较忙,下周起工作队员要逐一走访建档立卡贫困户,看看哪家在栽插过程中缺少劳力或物资,就尽力帮助他们解决。”这是出事的前一天,普文斌在村委会扶贫工作会上说的话。可是,还没到等下个星期,他就走了……

  “他就像一颗钉子!”

  “他就像一颗钉子一样,组织把他安排在任何岗位上他都无怨无悔,并且尽心尽力去做好,没有哪项工作是落下尾巴的!”说起普文斌,和他在一起共事9年,又一起驻村的同事俸儒智满脸的敬佩。俸儒智介绍说,普文斌曾先后被抽调到玉河水库、易峨高速公路、大化产业园区建设和棚户区改造等急难险重的工作组,但他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抱过一次怨,也从不卖弄自己的经历,而是踏踏实实、勤勤恳恳去做每一件事。

  “老大是个大善人,不但做好自己贫困联系户的帮扶工作,还记挂着其他贫困户。”俸儒智说,普文斌一直想上网捐款帮助贫困户,可是他不会玩微信,也没绑定银行卡,说打算等周末回家时让女儿教他玩微信和上网捐款。可是,还没等到周末回家,他就走了……

  “他那么好,怎么就走了呢?”

  翻开普文斌生前记录的《峨山县2018年驻村扶贫工作队员量化考勤表》,看到5月份的考勤表最后一页记录如下:

  “5月7日,上午帮助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布需求,下午到普长学家里和宝山小学采集信息和图片。”

  “5月8日,上午完善并在中国社会扶贫网发布建档立卡贫困户情况,下午召开移民土地配置会议。”

  “5月9日,到双江街道办事处参加扶贫工作推进会。”

  “5月10日,在村委会召开扶贫工作会议,就全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情况的开展进行安排,会议确定5月12日为桃李村的扶贫工作日。”

  “5月11日,上午讨论并安排5月12日扶贫工作日相关事宜,下午和村党总支书记普学兴到市上跑项目和资金。”

  “5月12日……”

  日志记录到5月12日戛然而止,这一天,是星期六,也是县环保局和桃李村的扶贫工作日。

  按常理,周五晚上工作队员是可以回家的,然而,为做好第二天扶贫工作日相关协调和联系工作,普文斌和其他两名工作队员一起住在了村委会。第二天,他和平日一样,凌晨6点多就早早地起床,打扫办公室和村委会院内卫生,烧好开水泡好茶叶,好让其他工作队员和来访群众能有热水喝。7点多,普文斌感觉胸口疼痛,就搭乘村里外出的车去县医院就诊。上车前,他一再嘱咐要做好扶贫日的相关工作,说他一看完病就马上赶回来。

  谁也不曾想到,这一走,普文斌却再也没有回来。上午9时57分,他在县医院转往市医院的途中因急性心肌梗死导致呼吸循环衰竭,经医生全力抢救无效逝世,终年56岁。

  “他那么好,怎么就走了呢?”普文斌的扶贫联系户、上双龙村民小组的柏秀英不敢相信这几年来不是亲人却胜似亲人的普大哥走了。

“老大这个人实在太好了,到现在我们都不愿相信他走了的事实!”这是驻村扶贫工作队员、村组干部、桃李村群众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特约记者 毕晓琳

 

责任编辑: 赵黎浩
扫一扫,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