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玉溪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40年玉溪体育事业发展纪实
发布时间:2018年11月12日 17:32:37  来源: 云南网-玉溪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从艰难起步到蓬勃发展 ——改革开放40年玉溪体育事业发展纪实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历届地(市)委、政府高度重视体育事业发展,将其纳入玉溪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规划,并作为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任务来抓,玉溪体育事业发展迎来明媚春天。  

  国运昌盛,体育勃兴。改革开放40年来,玉溪体育事业迅猛发展、全面进步,取得显著成效,体育部门为玉溪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群众体育蓬勃发展  

  新中国成立之初,玉溪体育事业在极度落后中艰难起步,受当时经济社会发展条件所限,体育事业在全省相对滞后。改革开放使玉溪群众体育从沉寂状态逐渐活跃起来,1979年,玉溪地区学校体育工作会议在通海县召开,营造了浓厚的校园体育运动氛围。1984年10月,玉溪地区老年人体育协会成立,老年人体育活动逐步展开。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经济发展促进了体育的社会化,据1986年统计数据,玉溪参加体育活动人数达50余万,经常开展的体育项目由8项增加到21项。同时,玉溪农村体育有了新发展,参加体育活动的人越来越多,从坝子到山区都积极开展体育锻炼。至20世纪80年代末,玉溪地区先后建立11个体育协会;举办各类运动会及小型多样的群众体育赛事;举办各类体育健身培训班,普及强身健体知识,训练体育骨干。  

  1995年,全国人大颁布《体育法》,国务院下发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玉溪体育工作部门认真贯彻执行党的体育方针政策,把增强人民体质和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扎实推进体育事业迅速发展。1991年至2000年,玉溪地区创建全国体育先进县3个,省体育先进县3个,省体育先进乡镇34个,3.5万多人开展了“亿万农民健身活动”。1992年玉溪组队参加云南省第三届农民运动会,获得10枚金牌,金牌总数居全省第一,团体总分上升到全省第二。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形势喜人,在云南省第五届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上夺得金牌11枚,金牌总数位居全省第二。  

  2001年以来,玉溪群众体育工作迈上新台阶,全民健身形成“三多”的特点:一是参与组织体育运动会、活动的系统、部门和社会团体多;二是参与体育锻炼的人数越来越多;三是体育健身活动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多。在玉溪市全民健身指导协调委员会、市体育总会成立的同时,还成立了玉溪市乒乓球协会、跆拳道协会等11个市级体育协会及5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基层群众性体育组织逐步发展并日趋完善。农村体育方面,全市成立乡(镇、街道)、社区全民健身领导机构89个,12.9%的村委会建立了文体领导小组,老年体育协会组织遍布全市各个乡村。此外,争创体育特色乡镇、社区工作形成热潮,全市有10个乡镇和12个社区获得云南省体育特色乡镇和社区称号。2005年底,全市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1265人。

  2009年国务院公布《全民健身条例》,确定每年8月8日为全国“全民健身日”。玉溪市制定全民健身实施计划,构建群众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打造了全民健步走、环城赛跑、自行车赛、公开水域游泳赛、篮球大联赛等一批群众体育品牌赛事活动。截至2017年底,全市共有社会体育指导员5347人,市级体育协会28个,社区体育健身俱乐部4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1个,健身气功活动站点57个,全民健身站点503个。    体育设施建设成效显著

  随着体育事业的发展,玉溪对体育设施的建设投入不断增加,新建、改建了一批适合人民群众开展健身活动的多功能体育场馆,部分体育场馆达到全国先进水平。1980年后,先后建成玉溪地区体育馆、太阳能游泳馆、玉溪体育场、玉溪射击场。1988年,省政府批复同意筹建玉溪体育运动学校,并开工建设体校场馆;同年,玉溪共有田径运动场13个,篮球体育场地975个,其他运动场地153个。

  1998年玉溪承办云南省第十届运动会,使玉溪体育场地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自1996年起,玉溪体育场馆建设加大投入,先后在中心城区、江川、峨山、澄江、元江、新平建成6个功能和设施齐全,能承接国家级、国际级体育赛事的现代化室内体育馆。2003年底,玉溪市一区八县共有体育场地3063个,体育场地总占地面积达330.57万平方米。

  2011年后,玉溪市实施“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体育设施建设向基层倾斜。2011年至2016年,玉溪市共争取中央和省级资金4648万元,市级筹措体育彩票公益金9024.21万元,实施全民健身基础设施建设县级项目4个、乡(镇)项目32个、村级项目769个。

  据玉溪市全国第六次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截至2013年底,全市有体育活动场地3937个,体育场地面积380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体育场地16.82个,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62平方米,城乡居民全民健身条件较大改善。    竞技体育成绩辉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初,由于缺乏人才支撑等多种原因,玉溪竞技体育成绩在全省一直排名中等偏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玉溪把竞技体育作为体育事业发展的一项长期性战略任务来抓。1977年,玉溪地区少年儿童业余体育学校成立,加强了对运动员的系统培养。1978年,玉溪地区具备条件的中小学建立起了传统体育项目训练网点,在各县(区)设有游泳、篮球、排球、足球、乒乓球、武术等9个训练点。1979年,全区各县训练点人数发展到1170人,建立了体育专业人才后备队伍,对提高体育运动技术水平,促进体育事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玉溪地区体委把培养教练员作为提高运动技术水平的主要环节来抓,分别将地、县专职教练员送到北京体育学院或省体育运动学校短期进修,业余教练员则利用假期举办专业短训班的办法,请省体委专职教练任教,集中培训。1976年至1988年,全区共培训地、县业余教练员369人。

  为适应竞技体育发展需要,1988年,玉溪地区体育运动学校成立,通过公开招聘的形式,在全国引进了一批训练经验丰富的教练员,率先在全省实施目标责任管理,与教练员签订金牌承包合同,实行评聘分开,使教练员的责、权、利与运动成绩直接挂钩,激发了教练员的责任心,使竞技体育水平有了较大提升。玉溪体校和市少体校在人才培养中优势互补,成为竞技体育人才的摇篮。2014年底,玉溪体校运动部开设田径、篮球、射击、摔跤、皮划艇等16个项目,在训运动员478名,建校以来向国家队、省队和体育院校输送优秀运动员600多名,培养中小学体育师资、社会体育人才2000多名,运动训练初中部培养了1500多名各类体育人才。市体育局(体委)在巩固县(区)体育项目训练网点的基础上,2002年开始实施云南省竞技体育“三星”(国星、亚星、奥星)工程计划,承担部分省重点项目的训练输送任务。

  由于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工作成效显著,玉溪体育代表团自1994年以来,在云南省第九至十三届运动会上,金牌、奖牌总数和团体总分均保持全省第二名,2014年参加省十四运会获团体总分第二名,金牌总数第三名。2011年至2017年,我市培养输送的运动员共获得奥运会金牌1枚,世锦赛金牌1枚、银牌1枚,亚运会金牌1枚、铜牌2枚,全运会金牌4枚、银牌7枚、铜牌3枚,全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银牌2枚。2017年,我市组织运动员1002人次参加云南省第十五届运动会预赛、年度锦标赛36项次比赛,荣获金牌89.5枚、银牌98枚、铜牌114枚。我市各级“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已达15个,玉溪体校被国家体育总局命名为“国家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和“国家田径单项奥林匹克高水平后备人才基地”。玉溪籍运动员郭伟阳获奥运会冠军,师涛获亚运会冠军,白发全、刘浩获全运会冠军,是云南省唯一涌现“三星”人才的州市,谱写了玉溪体育的辉煌篇章。    体育产业从无到有快速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玉溪改变了体育事业发展主要依靠政府投入的方式,多渠道、多形式筹集体育发展资金。1994年,国家体育总局经国务院批准在全国范围内发行中国体育彩票,1995年玉溪第一次发行即开型体育彩票,销售40.60万元,1995年至1998年累计上缴财政专户体彩公益金222.16万元。中国电脑体育彩票自2001年4月在玉溪上市销售,至2005年底累计销售2亿元,所得体彩公益金1000余万元。2011年至2017年,全市体育彩票累计销售近16亿元,为体育事业筹集了资金,为国家作出了贡献。

  玉溪市于2015年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云南省唯一的体育产业联系点城市,体育产业快速发展。2017年,全市有体育产业单位423户、个体工商户113户,形成了以体育彩票销售为主,以体育场馆面向社会开放、举办商业性赛事为基础的产业体系。(记者 马兰)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0600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电信增值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