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玉溪频道 >> 头图 >> 正文
影响玉溪人食俗的华宁陶盘点
发布时间:2019年07月19日 11:13:54  来源: 云南网-玉溪日报
分享至:

  原标题:日用而不知 影响玉溪人食俗的华宁陶盘点

  华宁陶制品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碗窑村路边商铺琳琅满目的陶制品中,不乏茶具、碗、碟等陶器

  “饮食”之意无外乎吃喝,而吃喝则需要器皿装盛。位于华宁县城北部的碗窑村自古便盛产陶器,以杯、碗等生活用陶居多。历史上,这里出产的生活用陶曾随马帮、船只和铁路运输销往各地。以至于,在滇中很多地方的寻常百姓家中,都会或多或少看到它们的身影。这些器皿或是被人们用来装茶倒水,抑或是用来盛放食物,甚至用来腌制酱菜等。

  近日记者来到碗窑村,与当地人了解该地制陶历史,探寻地方饮食与华宁陶的渊源。

  茶壶茶碗古朴自然

  云南地处边陲,明代以前,生活在这里的少数民族,在漫长的岁月轮转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明朝初期,大量士兵和移民涌入云南,带来的不仅是中原文化和先进的农耕技术,同时也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原有的民风民俗。玉溪,或者说华宁亦是如此。

  单从饮食器具方面来看,在士兵和移民涌入之前,生活在华宁的少数民族饮食原本遵循淳朴的食俗,使用芭蕉叶、竹筒等装盛食物。移民涌入后,他们依靠数量优势,很快使自己的饮食习惯在当地扎根,并影响着原有的土著民族。明洪武年间,景德镇一个叫车朋的窑工迁入华宁,他凭借自己的手艺,在城北的华盖山麓建窑制陶。因生产的碗、盘、碟等生活用陶美观实用,很快便成为人们盛装食物的首选器皿,样式和数量也逐渐丰富起来。

  漫步于碗窑村的街巷间,在路边商铺里琳琅满目的陶制品中,茶具、碗、碟等陶器不时映入眼帘,不但造型优雅,且古朴大方。询问得知,如今茶壶、茶杯等陶器大多延续了旧时的样式,只是在部分外形上进行了一些改进。据说,当移民进入华宁后,他们一直秉承着中原一带的饮食习惯,既喜饮茶,又好喝酒,而陶器的种类、用途也免不了要遵循市场的供需关系。在这样的需求下,喝茶、品酒的器具自然也应运而生。

  云南人本就喜欢饮酒。当外来移民在华宁落脚后,酿制高度白酒的技术得到了普及和提高,并助长了人们的好酒之风。在这样的情况下,大量的各式酒器出现在华宁陶中。据了解,自清代以来,华宁陶器中便有大量的酒器,其中最为常见的是酒壶,且大小皆有,造型多为小盘口、细颈、圆鼓腹或瓜棱腹。这样的形制不仅储酒量大,而且还便于人们倒酒,并控制酒的流量。而说到华宁陶的茶壶,其形体硕大,造型古朴简洁,或有提梁,或有持耳,用它来泡上一壶清茶,再倒入绿白釉碗中喝上一口,畅谈人生。茶壶、茶碗虽然不能与宜兴紫砂的精致相提并论,但其中却融入了古朴自然的韵味。

  陶罐陶壶美观实用

  不管是陶制的酒壶还是碗、碟等,都仅是华宁陶生活用陶的其中一部分。在碗窑村的寻访中,记者注意到在街巷的角落,或村民家中,都能见到体形硕大又古朴自然的陶器,当地人叫它双口罐。

  说白了,双口罐其实就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咸菜罐,主要用途是腌制和存储咸菜。滇中一带的居民都喜食咸菜,华宁人自然也不例外,而华宁所产的陶器便是人们腌制咸菜的主要器具,最常见的就是双口罐。

  今年73岁的当地人常永芬表示,在碗窑村,人们自古便有使用这里烧制的双口罐腌制咸菜的习惯。虽然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超市里就可以买到全国各地的咸菜,但一部分人依然使用双口罐腌制咸菜自给自足。她说:“我们这里的人腌制的咸菜有油卤腐、腌菜、辣椒等种类。腌制器具均是华宁陶双口罐,将要腌制的蔬菜等清洗干净,并加以调料拌匀后放入罐中,腌制一段时间后就可食用。双口罐内口直通罐内,外口有卷边,有槽。蔬菜放入罐内后,加水于槽中,盖上罐盖,罐盖边缘浸在水中,既隔绝了空气,又使蚂蚁等虫子不能爬进罐内。”说罢,常永芬将记者带入家中,在厨房的一个角落,记者看到三四个双口罐依次摆放,有大有小。常永芬蹲下身子,顺手揭开罐盖,一阵浓郁的酱香味扑鼻而来。

  在与常永芬交谈间记者了解到,人们除使用华宁陶双口罐腌制咸菜外,还有一种华宁陶生活用具曾流行于很多地方的乡村之中。记者就曾在江川区的村落中听过它的名字——华宁陶甑。

  其实人们都清楚,不管是华宁也好玉溪也罢,很多地方都有一种传统小吃,叫米糕。这本是人们在各种重要节日时,使用稻米、红糖等加工蒸制而成的食物,玉溪米线文化节中也曾出现过它的身影。通常,蒸米糕会使用竹木制作的甑子,但讲究一点的则会用华宁陶甑,且有白釉和蓝釉之分,贴塑有竹枝或梅枝的把手。据说,在祭祀祖先时,使用华宁陶甑蒸制的米糕供奉先祖,有虔诚之意。

  下午的碗窑村渐渐热闹起来,人们开始陆续聚集在凉亭纳凉。与当地人聊起华宁陶,他们觉得,以前很多华宁陶制品都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厨房灶台上用来装食盐、酱油等调味品的绿釉陶罐、陶壶,以及吃饭的碗、碟,喝酒的酒壶,喝茶的茶碗等。而在时代和科技的发展中,虽然旧时的一些生活用陶逐渐被工业制品取代,但随人们文化传承意识的增强,一些制陶匠人对原有的制陶工艺加以改进,把原本看似平常的陶器经过艺术加工后,重新呈现在人们眼前,并通过它们继续诠释华宁陶的文化内涵。(本报记者 顾世丹)

责任编辑:孙寅翔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