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澄江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玉溪频道 >> 山水澄江 >> 正文
澄江为何能入选全国文明城市名单?答案在这里
发布时间:2020年11月12日 15:05:38  来源: 云南网

  在中央文明办11月10日公布的

  第六届全国文明城市入选城市名单中

  玉溪市澄江市入选

  视频剪辑:王剑钊

  澄江为何能入选

  全国文明城市名单

  答案在这里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澄江整个城市从“面子”到“里子”都发生了质的变化。城市面貌一年一变样,老旧小区焕发生机。老旧集贸市场设施改善,环境变好。生态文明建设生枝散叶,开花结果。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澄江的生动实践

  有“生命摇篮·山水澄江”美誉的澄江市位于滇中城市一小时经济圈、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核心区域。境内抚仙湖是全国蓄水量最大的深水型贫营养淡水湖泊,占国控重点湖泊Ⅰ类水的90%以上,被誉为“玉溪的眼睛、云南的名片、全国的财富”。澄江化石地是亚洲唯一、中国首个化石类世界自然遗产,这里发现的5亿多年前的澄江动物化石群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惊人的发现”之一。

  澄江市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作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扛实扛牢生态文明建设历史使命和政治责任,为抚仙湖长期保持Ⅰ类水质打下了坚实基础。

  高标准编制《抚仙湖保护和科学利用专项规划》,合理划定生态空间、生产空间、生活空间,提出到2035年将人口规模控制在30万人以内。

  确定了“一城三镇八村”的格局,明确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生态红线。坚持“依法自愿、进城进镇、集中上楼”的原则,分三个批次启动实施环湖2.2万余人棚户区改造暨生态移民搬迁,对一级保护区内110米范围内房屋全部拆除。

  实施一次性截污治污工程,全流域统筹考虑自来水、污水、垃圾处理问题,铺设污水管网637公里,基本实现城区雨污分流,截污治污全覆盖、全收集、全处理。

  对抚仙湖径流区15.17万亩坡耕地实施退耕还林,启动森林抚仙湖建设工程。对常年种植蔬菜的8.6万亩坝区耕地全部实行休耕轮作,拆除塑料薄膜大棚4800余亩,1090户畜禽规模养殖户(场)全部退出抚仙湖径流区。

  经过多年努力,目前,抚仙湖总体水质保持Ⅰ类,流域内面源污染得到有效管控,城区截污治污工程全面完成,抚仙湖流域垃圾收集转运工程完工投运,15.17万亩“森林抚仙湖”建设全面完成。一次性生态移民搬迁稳步推进,群众签约率达96.7%,安置区房建设正在推进。土地流转、休耕轮作成效显现,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调整,第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实现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创文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中,澄江贯彻“创建为民”的思想,聚焦“三个国际城市”目标定位,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紧盯重点、聚焦难点,合力化解一批街区死角盲区和突出遗留问题,努力提升城市景观和城市管理水平,让澄江更美丽、更宜居。

  澄江市人民医院营造创文环境

  随着凤麓古城项目的实施,生态移民搬迁项目城区一号住宅集中安置区、矣旧安置区、孤山牛摩一号安置区建设稳步推进,城市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

  四时花开,移步换景。城区主干道“增绿添色”、出入口景观提升和澄波路、仙湖路街区风貌提升改造后,让外地游客眼前一亮。93个老旧小区改造,4190宗临违建筑被清查,新增2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面积,让澄江居民生活更舒心。

  使用了22年的翠竹湾市场是澄江市区较大的集贸市场,改造提升后,不仅消除了安全隐患,还加强了内部管理,实现“鸡进笼、鱼入池、菜上台、肉上案、货放柜”,营造了一个设施配套齐全、服务周到、安全卫生的良好环境。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城市间交通更加便捷,昆明绕城至晋宁段、仙湖大道、中山大道等相继建成通车。实施城市公厕二类提档升级改造和A级旅游公厕改建工作。

  今年8月31日,澄川高速建成通车,形成了连接滇中南北的重要通道,从昆明到建水的路程缩短28公里,带动沿线经济社会发展,对推动滇中城市群一体化进程和构建昆玉红旅游文化产业经济带,打造“一小时经济圈”具有重大意义。

  批城市“顽疾”在创文中得以系统治理:组建数字城管指挥中心,聚焦餐饮住宿、公共服务等行业,集中开展无证无照、占道经营行为及非法小广告清理整治工作,集中整治文明用语不规范、服务态度生硬、住宿环境卫生差、服务窗口服装不统一、乱贴小广告、公共场所吸烟、公共交通工具卫生清洁不到位及出租车拒载、乱掉头、乱收费、不开发票等突出问题,取缔持续近20年的非法载客“三轮车”3000余辆。

  文明实践:把文明的触角延伸到全域

  澄江市通过政府推动和群众自发两种相互交织的力量,汇聚起“创文”的强大合力。

  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资源,扩大公益广告宣传范围,实施城区19条主次干道、3个公园广场公益广告更换工作,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化开展宣传工作。

  以“家庭入户百分百”“商户走访百分百”为目标,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发放市民手册、送戏下乡等活动,提升创文知晓率、参与率。

  畅通群众参与和监督机制,通过召开听证会和现场专题会、发放意见征求表、问卷调查等形式,发动群众参与农贸市场改造、老旧小区改造等方案的制定。

  高度重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对照测评项目和测评标准,将文明素养教育融入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全过程,广泛组织开展“小手拉大手”等教育实践活动,全面提升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养。

  澄江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是全国试点之一。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为载体,澄江市目前建成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1个、实践所6个、实践站30个、实践点123个,常态化开展教育实践及志愿服务活动,把文明的触角延伸到澄江全域,提高全民创文参与度,全面提高干部群众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准、文明素养、法治观念。

  工作推进保障:“一把手”工程和网格化管理

  创文工作能够顺利推进,与背后有效的管理机制和行政推动是分不开的。

  澄江市将创文工作作为“一把手”工程,实行市级主要党政领导“双组长”负责制,严格落实市、镇(街道)、村(社区)、组四级主要领导负责制,全面加强组织领导、分析研判、统筹调度、督促检查。

  为保障各项工作落细落实,澄江实行“街长制+网格化”管理模式,对建成区实施网格化管理,由处级领导任8大网格长,建立处级领导包片区、部门包网格、干部包户制度;建成区5个街区由5位副市长担任街长,非建成区集镇由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任街长。

  将创文工作纳入年度综合考评范围、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建立重点督查和预警约谈梯次督查机制,对实地测评重点点位进行专项督查,为创文工作高效推进提供坚强的纪律作风保障。

  (澄江市融媒体中心供稿)

责任编辑:乐诚弘韵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