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图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玉溪频道 >> 头图 >> 正文
元江:守住多民族语言文化的宝库
发布时间:2021年04月12日 11:25:00  来源: 云南网-玉溪网

原标题:元江:守住多民族语言文化的宝库

依腊(左一)和白碧波(右一)在核对歌词

核心阅读

“语言是族群代代相传的‘身份证’,是人类交流的工具和文化传承的载体,少数民族语言更是民族文化的智慧结晶。如果语言消失了,那么文化多样性和族群也会随之消失。”近日,面对记者的采访,位于因远镇的元江县民族语言抢救与文化体验培训学校创办人之一许鲜明感慨道。

走进学校,走道两旁挂满了20多个少数民族歌谣、故事、谚语等的汉字注解,上方均粘贴了二维码,打开微信扫一扫,便可欣赏少数民族语言带来的视觉、听觉盛宴。

在因远镇,依托本地丰富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一场记录、抢救、保护云南濒临消亡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的行动正在如火如荼开展……

创办学校抢救少数民族语言

“我们现在是搓梭人,结伴上山打猎去……”4月1日,记者刚走进学校,搓梭人依腊用母语吟唱的《打猎歌》就传入耳中,抑扬顿挫的词句和悠扬的唱腔让人仿佛身临其境。

“这是少数民族母语发音人在有声语言采编工作坊录制音视频。”许鲜明介绍,“学校记录并典藏了木达人、阿克人、和尼人、咔卓人、搓梭人、堕塔人、撒都人、布角人等20多种云南濒危语言和人口特少族群语言的音视频资源约50TB。”

许鲜明介绍,因远镇地处玉溪、红河、普洱三州(市)交界处,哈尼族、白族等各民族在这里交往交流,各民族语言也在这里交融发展,有着丰富的少数民族语言文化资源。2014年7月,许鲜明、白碧波两位教授便开始在因远镇筹建“民族语言抢救与文化体验培训学校”。2015年从玉溪师院退休后,他们来到了这里,继续着记录、典藏、保护、传承少数民族语言文化研究和濒危语言保护的事业。2017年4月,学校正式落地,除开展濒危语言记录典藏外,还开展技术培训、人才培养、教学体验、乡村文化振兴等服务。

许鲜明介绍,学校自落户因远镇以来,已面向全国举办了10期“民族语言记录与典藏技术培训”,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语言大学、中央民族大学等40多所高校、研究机构的1300余人参加了培训。他们中有来自国内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和博士、硕士、本科生,还有来自法国、美国、泰国、摩洛哥、西班牙等10多个国家的留学生。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融合,一些少数民族语言文字的使用人口越来越少,部分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和方言已完全失去交际功能,有的甚至走向濒危,湮灭已在‘旦夕之间’,急需保护。”许鲜明表示,创办学校的初衷就是在少数民族濒危语言未彻底消亡前建立声像、纸质词典和档案,培育好语言传承人,保护好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既能让因远乃至云南的民族味更浓,又有利于旅游业的发展。

数字赋能多媒体典藏濒危语言

《打猎歌》录制完并转换成相应格式后,白碧波戴着耳机,一边在纸上标记,一边向身旁的母语发音人依腊核对歌词。白碧波向记者介绍了他们的工作流程:第一步,少数民族发音人用母语吟唱歌谣、故事、诗句等,工作人员录音、录像后用软件分离音频和视频,测试声音是否合格,声音不合格重录,合格后再转换格式。第二步,工作人员对照原始音视频,在纸上标注序号、时长、国际音标,边听边与发音人一起标注,对内容进行汉字字译、汉字意译、英文字译、英文意译。第三步,翻译完成后,再由工作人员将标注内容和翻译文本录入电脑,进行数字化典藏,上传云端,生成二维码,供大家扫码欣赏。“我现在进行的是第二步。”白碧波说,“少数民族语言和汉语差别大,有时候一个词句在汉语中无对等词,就需要转换处理,所以有时候几分钟的录音、录像要翻译好几天。”

白碧波介绍,现在采用数字化的多媒体技术,工作起来较以前方便多了:“以前录音是用磁带,翻译时需要凭自己的感觉反复倒带,有时候词句对应的时间节点定位不精准,翻译也会不准确。现在采用专业设备录音、录像,多媒体软硬件设备让声波实现了可视化,标注定位精准,增加了翻译准确性。同时,用数字化的方式也便于典藏,制作好的资源可生成二维码分享到云端,传播范围大大拓宽。”

“利用科学技术将中国濒临消亡的语言文化的音频、视频、文本、照片等数字化产品进行收藏、研究、使用、展示,以实现教育、传承、观摩、再造、呈现、延伸和扩展的目的,同时服务于地方语言文化创新和国家语言文化建设,这是现代和未来让濒危语言文化重生的一个机遇。”许鲜明说,“目前典藏的濒危语言资源挂上云端,生成二维码供公众分享欣赏的只占一小部分,下一步我们将逐步把50TB的资源挂上云端,增加濒危语言文化数字博物馆的‘馆藏内容’。”

母语传承使用是最好的保护

“我们寨子有一部分小孩不会讲搓梭语,我不想让他们忘记本民族的语言。我经常来学校参加录制,希望我们的母语能更好地传承保留下来,让更多人认识。”刚录制完音视频的搓梭人依腊说。

“少数民族语言在部分地区已经出现‘断代’迹象,使用才是最好的保护,濒危语言只有‘飞’入少数民族寻常百姓家,‘活’在日常生活中,才是最好的保护。更好地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语言,当务之急就是强化和鼓励濒危语言的使用,扩大其使用范围,充分体现其功能,增强这些语言的生命力。”白碧波表示,学校落地之初就与高校和研究机构合作,培养了一批掌握国际音标、语言采录、转写、翻译、文本数字化处理技能的采录人才。同时,也能协助高校和研究机构建设一支学科交叉、专业协作、优势互补、母语熟练且外语能力强,可持续发展的团队。通过母语人参与中国语言资源保护课题,增强了大家的语言保护传承意识。通过培养一批批乡村语言文化活态传承人,也使濒危语言遗产保护工作真正“说起来”“活起来”。

责任编辑:钱霓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