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宁县:校企共建民族文化课堂,让“双减”下的教学别样精彩
近日,云南省玉溪市华宁县通红甸彝族苗族乡中心小学、山羊母小学将当地非遗民族文化正式纳入日常教学。这是当地乡村小学第一次将民族非遗文化纳入教学。
目前,这两所小学三至六年级的学生每周会有两次的“民族文化课”。孩子们将在“民族文化课”上学习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苗族刺绣及苗族芦笙舞。
这两堂“民族文化课”于今年10月份正式开设,由当地文化局、教育局、玉溪市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部门指导,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罗永英和杨家林、学校老师及花西子所属公司旗下的宜格慈善基金会共同完成课程开发,旨在培养当地学生学习民族文化,助力当地民族非物质文化传承。
邀请非遗文化匠人进校园 丰富教学内容促进学生成长
为将民族文化课引入日常教学。今年7月开始,花西子母公司旗下的宜格慈善基金会联动玉溪市文化局、玉溪青少年发展基金会等多方,共同寻找当地非遗传承人,并邀请非遗传承人对这两所小学的美术、体育老师开展多次培训和指导。
最终,经学校老师和非遗传承人共同探讨、梳理民族文化课程教案,在多次验证和试课后,决定采用“非遗传承人+学校老师”的授课模式,将民族非遗文化内容与现代教学理论相结合,让学生更快速、全面地了解非遗知识,掌握民族技艺。
玉溪市市级非遗苗族芦笙舞传承人,华宁县唯一的芦笙舞传承人杨家林表示,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漫长艰巨的任务。今年55岁的他已经吹了大半辈子的芦笙,从小通过师傅的口口相传,将一首又一首的苗族传统歌曲刻在记忆中。他说,自己记住的曲子能吹三天三夜不重复。这些传统歌曲没有乐谱,唯有口口相传,学习者需要不断地重复练习、记忆。
非遗苗族芦笙舞传承人杨家林给通红甸小学五年级的学生授课
在他看来,芦笙吹出得每个音符,都藏着古老先辈的喜怒哀乐,芦笙乐曲与舞蹈脚步的配合,表达着先辈们对生活的热爱与感悟。杨师傅十分赞同将芦笙舞纳入小学教学,对教学也格外上心,“要传下去啊,现在愿意静下心来学习的年轻人少,学习这个技能难,用这个技能生存更难!等我老了,这些曲子就没有人知道了。”杨师傅感叹道。
非遗苗绣传承人罗永英给山羊母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授课
值得欣慰的是,开课以来,孩子们的积极性都很高,一周两次的民族文化课堂成了他们心中的一种期待。目前,孩子们已初步掌握了基本的苗绣针法和简单的图案,对芦笙舞的学习也有了一定的成果,可以完成简单的曲目和动作。同时,两所小学还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主题教育,鼓励孩子们展示的刺绣作品、集体表演芦笙舞。
民企携手学校共同研发课程 打造“双减”新标杆
民族文化课堂的设立不仅是对当地民族文化教育资源的探索,同样也是“双减”之下学校与爱心企业助力教育形式丰富的创新尝试,做到“双减”与“传承”相辅相成。既发挥了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丰富了孩子们的课业内容,也让当地的非遗文化匠人们有了“传承人”。
华宁县通红甸乡花西子希望小学揭牌仪式暨筑梦基地开班
教育部门、学校主动与相关文化单位信息共建,在坚持民族文化传承的企业单位支持下,共同研发、策划、开展适合在校学生参加的展览、艺术培训、阅读教育、演艺演出等活动,实现多项资源互动、多方资源联合。通过发挥企业单位的文化产业保护经验及公益性社会组织的动能,紧密结合学校、企业及非遗文化传承人共同开展活动,既延伸课后服务,活跃了学生的社会生活,更补充了学生的生活技能及对民族文化感知和体验。
据了解,花西子筑梦基地是一项中长期支持计划,将在未来3年里,为学校提供资金支持、资源支持,深入挖掘当地的民族文化,整合当地的传承人资源,带动学校美育老师,以及外部的专家资源等,共同打磨出民族文化课程的标准课件,与学校的教学结合,促进民族文化进校园,推动当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