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溪市易门县秉承绿色、生态、有机的发展理念,将“生态+”融入产业发展中,立足自身资源优势,将板栗产业作为富民增收的重要途径,紧紧围绕板栗“产、供、销”各环节,多措并举促进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将青山真正打造成了“金山银山”。截至2023年底,易门县板栗种植面积达3.54万亩,投产面积3.16万亩,产量1706.3吨,产值2849.9万元,带动农户4200余户。
易门板栗种植历史久远,被列为国家板栗标准化示范县。如今,“易门板栗1号、易门板栗2号、易门板栗3号”通过良种审定,注册“易门板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所产板栗以上市早、品质优闻名全国。
易门县委、县政府坚持“生态立县”发展思路,大力发展特色经济林产业,把具有地方经济特色和优势的板栗作为继烤烟之后的重点产业来抓,制定了《易门“十三五”林业发展规划》,出台了推动特色经济林果发展的鼓励政策,投入专项资金对全县板栗进行提质增效。按照适地适树原则,以龙泉、浦贝、六街3个乡镇(街道)为主,种植板栗3.54万亩。将种植条件较好的浦贝社区建成远近闻名的“万亩板栗村”,规模连片种植面积达10000余亩,板栗销售量达1200余吨,销售收入1900余万元,带动栗农897户,户均增收2万元以上,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双丰收”。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易门县大力推广“易门早板栗”良种种植,从2011年开始推动栗农进行品种改良,通过10余年的持续努力,全县共改造低产板栗树80余万株,板栗良种率达85%以上,盛产板栗以果实大、果形美观、色泽鲜亮,早熟、丰产、稳产,出仁率、总糖蛋白含量高,肉质甜糯等优点闻名省内外。
为加快板栗产业化发展,易门县采用“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扶持和培育板栗专业合作组织,先后成立了3个板栗专业合作社(1个国家级示范社,2个省级示范社),统一农资采购、统一生产技术标准、统一病虫害防治,大幅提高栗农种植效益。成立易门县板栗协会,引导全县板栗种植、销售农户抱团发展,以协会为平台,通过统一收购、统一品牌、统一销售的经营模式,不断拓展联农带农利益联结机制,以专业协会携手栗农闯市场,一改过去“果贱伤农”的局面,使栗农经营效益得到大幅提升。“易门早板栗”成为市场走俏品牌,平均单价由2010年的7.33元提高到了2023年的20元,栗农户均收入翻了两番。
易门县每年组织栽培种植技术人员到板栗产业发展的重点乡(镇)、村、组,采取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现场培训等方式,对板栗栽植、土肥水的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进行讲解,发放栽培管理实用技术资料,帮助栗农掌握板栗栽培实用技术,解决种植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板栗规范化栽培管理水平,推进板栗高产高效种植,促进板栗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青山绿水悠悠地,桂花飘香板栗黄。下一步,易门县将秉承绿色、生态、有机的发展理念,进一步优化布局,调优结构,积极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的市场化运作方式,进一步壮大易门板栗产业发展规模,多角度、深层次发掘板栗林下经济潜力,优化延伸乡村生态产业链条,让绿色发展产生绿色效益,共享绿色发展成果。
云南网通讯员 李忠平 记者 浦美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