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玉溪频道 >> 要闻 >> 正文
确保不落下一户一人——玉溪抗旱保供水保民生纪实
发布时间:2024年04月30日 10:23:35  来源: 云南网-玉溪日报

  原标题:确保不落下一户一人——玉溪抗旱保供水保民生纪实

新平县城的主要水源点团结水库,水位下降至最低点。

正在建设的凤凰水库副坝提水泵站。

新平县相关领导深入到水源点摸排水源情况,商讨供水方案。

新平县扬武镇赵米克村村民正在抗旱保苗。

  核心阅读:截至4月17日,全市已有6座小(一)型水库、70座小(二)型水库和405座小坝塘干涸。此外,随着大春农业生产用水急剧增加,城乡生产生活用水矛盾逐步加重,保供水、保春耕形势极为严峻。

  当前,全市各县(市、区)密切关注县城和集镇供水,强化各方水源调度,动态平衡生产生活用水。旱情较重的乡(镇、街道)细化水资源调配方案,强化城镇调度管控,精细开展供水管理;一些重点地区,则采取定时限量供水、提水、拉水、送水等措施,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失能老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受到高度关注,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问题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及时化解供水风险和隐患,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截至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启动了抗旱Ⅳ级应急响应。累计投入抗旱资金3734万元,解决了3.39万人、2.01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全市旱情总体可控、供水有保障,没有出现群众喝不上水的情况。

  玉溪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人均水资源量1840立方米,接近国际公认1760立方米的人均用水紧张线。红塔区、江川区、通海县人均水资源量低于500立方米,属于水资源极度紧张地区。

  当年平均降雨量低于800毫米的年份,玉溪都会发生全市性的严重干旱。今年受降雨偏少、江河来水不足、气温偏高等因素影响,我市部分地区出现人畜用水困难、农作物受旱等情况,且旱情快速发展、蔓延,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困难。

  市委、市政府紧扣“摸清底子、汲取教训、资产清晰、建立机制”的目标任务,全力把各项抗旱减灾措施落到实处,决不让任何一名群众喝不上水,早安排部署、早监测研判。

  截至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启动了抗旱Ⅳ级应急响应。累计投入抗旱资金3734万元,解决了3.39万人、2.01万头大牲畜的饮水困难。全市旱情总体可控、供水有保障,没有出现群众喝不上水的情况。

  守牢人饮安全底线 决不让一个群众喝不上水

  “通水了,通水了。”3月25日,新平县水利局副局长黄冰梅接到扬武镇镇长刘骁的电话,说赵米克村抗旱应急提水工程竣工了,提水点清澈的泉水源源不断流至扬武水厂,集镇1.4万余人的饮水有了保障。这个消息,让自去年12月以来就一直为如何保集镇用水而绞尽脑汁的县、镇领导心上的一块石头落了地。

  “这个谋划于2023年11月,开工于12月的应急提水工程,日供水1000立方米,加上4口应急井1600立方米的水量,目前可以保证扬武全镇群众的饮用水。如果没有这个提水工程,一旦应急井发生故障,集中饮用水将断供。”刘骁说。

  扬武镇的集镇用水,全靠距离镇上8公里的他克冲水库来供给,这个总库容308万立方米的水库,3月初蓄水到了死库容,蓄水仅44万立方米,已无法正常供水。他克冲水库去年蓄水到死库容是5月份,今年提前了两个月。扬武镇党委、政府提前预判了今年的旱情,千方百计寻找新的水源点,赵米克村抗旱提水工程用于集镇群众人饮,集镇群众的生活用水是从新平隧道水源点引流过来的,由企业捐资160万元建成水塔,每天供水500立方米至600立方米,由群众自备用具去取水。

  “我们将抗旱保供水摆在工作第一位,目前,每个小组都有旱情发生,抗旱保供水形势变得更加严峻。我们正积极组织全镇广大干部群众开展生产自救。”刘骁说。

  扬武镇是新平县生产生活用水最紧张的集镇。新平县域的情况也不容乐观,在城区的主要水源点团结水库,记者看到,水库水位下降至最低点,水体浑浊。

  “县城供水主要靠3座小(一)型水库:团结水库、清水河水库、他拉河水库,我们优先利用团结水库和13口应急井来保证县城供水,随着团结水库蓄水量的不足,将启用备用水库(他拉河头水库)蓄水来应急。”新平县副县长李云告诉记者。

  去年,新平县的有效降雨姗姗来迟,7月20日,水库径流区雨水才形成有效径流。县城供水每天需要1.5万立方米,自今年1月调减到1.4万立方米,3座小(一)型水库目前可用水量仅101万立方米,加上13口应急井每天提水3600立方米,勉强可以维持到7月初。

  “我们制定了《新平县城抗旱供水保障方案》,拟定了《新平县城应急供水方案》,用于县城供水水源严重不足时的预防和应急救援处置工作。”李云说。

  新平县降水西多东少,如何彻底解决新平县东片区干旱缺水问题,缓解县城用水紧张局势。“西水东调”工程——新平县十里河水库建设已势在必行。新平县水利局局长杨国辉介绍,该项目可研方案已通过省水利厅技术审查及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审核,各项专题已批复办理完成,待修改完善后报省发改委审批,今年有望动工,四年后,哀牢山十里河水库的蓄水将供应至新平县城及供水管沿线,解决13万群众、2.5万亩耕地的用水问题。

  城镇供水和农村饮水安全,是坚决不可触碰的底线。

  当前,全市各县(市、区)密切关注县城和集镇供水,强化各方水源调度,动态平衡生产生活用水。旱情较重的乡(镇、街道)细化水资源调配方案,强化城镇调度管控,精细开展供水管理;一些重点地区,则采取定时限量供水、提水、拉水、送水等措施,保障群众饮水安全。失能老人、孤寡老人、留守儿童等特殊人群受到高度关注,相关部门建立健全问题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及时化解供水风险和隐患,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

  旱情研判及时到位 全力以赴打好抗旱保供水硬仗

  早年的全国农业简明区划,将玉溪划为滇中湖盆旱区,具有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资源性缺水和工程性缺水并存的显著特点。玉溪干湿季分明,全年降水总量约70%集中在7月至9月,水资源西多东少,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42.64亿立方米,仅占全省2141亿立方米的2%。红塔区、江川区、通海县属于水资源极度紧张地区。

  由于受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影响,玉溪局部地区降雨不足,箐短流急,形成较大范围严重缺水。此外,全市还呈点状、条带状分布着一系列灰岩区、高山峡谷区、低热河谷区,无骨干水源工程建设条件,群众用水非常困难。

  2023年,玉溪经历60年(1963年)来降雨最少之殇,2022年11月至2023年5月上旬,全市超过180天无有效降雨,发生冬春夏三季严重连旱灾害。从2001年至2023年的干旱统计数据来看,每年均有不同程度的旱灾发生,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3.07亿元,累计损失超70亿元。

  就干旱成因,玉溪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和玉溪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在《玉溪市抗旱工作调研报告》中指出,一是极端气候影响加剧,我市水资源主要靠降雨补给,近年来夏季孟加拉湾地区大气环流异常、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西变化,减弱了水汽输送,造成玉溪降水少、水资源少。2019年至2022年全市水资源总量只有多年平均的45%至81%,远低于42.64亿立方米的多年平均值,供需矛盾不断加剧。

  二是降雨递减趋势明显。以1961年至2020年全市平均降雨统计分析,每10年的平均降雨量从20世纪60年代的911.7毫米减少到现在的814.5毫米,减少11%。全市平均降雨量低于800毫米的年份,都会发生全市性的严重干旱。比如,2009年至2013年的连续大旱,2019年至2021年的冬春夏三季连旱,2023年的严重大旱,均发生在年降雨量低于800毫米的背景下。

  三是地表产水率降低。近年来,因气候与降雨特性变化,全市地表产水量总体偏低,库塘蓄水不足、河流来水少已成为常态。 

  四是库塘蓄水十分困难。全市库塘正常蓄水能力为6.43亿立方米,正常年景,保障下一年度全市用水基本安全的年底库塘蓄水量下限是5亿立方米。2001年以来的蓄水量统计显示,蓄水量达到或超过5亿立方米的年份仅占41%。我市水资源依靠降雨补给的特性非常明显,降雨正常与否,直接关乎蓄水和用水安全。总体来看,库塘无水可蓄的现象已成常态。

  2023年,我市汛期库塘蓄水难度巨大,因抗大旱,多年调节水量被过度透支,至抗旱结束时全市库塘蓄水仅剩2.3亿立方米,是近十年来进入雨季前库塘底水最少年份。针对全市蓄水面临的严峻形势,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于主汛期组织全市开展库塘增蓄行动,通过开沟引流、提水增蓄、节水减支等措施,至2023年10月中旬,实现增蓄0.63亿立方米,全市库塘蓄水达4.27亿立方米,但仍然不能满足2024年雨季来临前的用水需求。

  此外,我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低,正常供水和应急供水能力无法满足发展需要的问题已十分突出。全市共建成各类水利工程设施6603件,但库坝分布和蓄水分布不均衡,加之区域连通性差,库塘水和龙潭泉水的统筹调配难。如新平、元江两县的蓄水占全市四成,却无法实施区域调配。全市多年平均水资源开发利用率仅为19.7%.

  今年抗旱保供水形势严峻。玉溪市水利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截至4月17日,全市已有6座小(一)型水库、70座小(二)型水库和405座小坝塘干涸。此外,随着大春农业生产用水急剧增加,城乡生产生活用水矛盾逐步加重,保供水、保春耕形势极为严峻。”

  千方百计增加蓄水 地下找水山泉引水天上要水

  气候环境的较大变化,降水少、来水少、难蓄水已成新常态,干旱灾害风险加大,严重干旱概率增加。市委、市政府紧扣“摸清底子、汲取教训、资产清晰、建立机制”的目标任务,全力把各项抗旱减灾措施落到实处,决不让任何一名群众喝不上水,早安排部署、早监测研判、早安排蓄水。

  2023年汛期结束后,市委常委会会议、市政府常务会议及时传达学习全省重点州市抗旱形势分析会商会议精神,安排部署全市抗旱工作。市政府主要领导主持召开全市抗旱保供水会议,市防汛抗旱指挥部6次组织抗旱会商,对抗旱工作作出具体安排。2023年12月27日,市级启动抗旱Ⅳ级应急响应,目前,全市9个县(市、区)启动了抗旱Ⅳ级应急响应。

  为对旱情做到心中有数、手中有策,各县(市、区)已全面完成可用水源分布排查,全面摸清、准确掌握辖区内库塘蓄水、山泉水、江河来水、地下水等现有水源情况,对辖区内的用水需求量进行逐级精准测算,在雨季到来之前,各级防汛抗旱指挥部会根据旱情发展情况适时组织联合会商,一旦水情、雨情、旱情、墒情发生变化,第一时间预报预警,提出对策措施。

  3月27日,全市抗旱保供水工作视频会议召开,提出通过地下找水、山泉引水、天上要水等措施,千方百计增加蓄水,采取定时限量供水、提水、拉水、送水等措施,确保重点地区群众饮水安全。

  在红塔区高仓街道排山社区的取水点,记者看到,群众正在排队有序取水。今年春节,因小龙潭水源点水流断供,社区群众取水时一度出现混乱。“我们清理了水源点,另寻了备用水源,用发放水票的方式保证群众每家每户的用水,每人每天供水五公斤,凭水票来取水,社区‘三委’成员带头,每天早上7点至下午3点轮流值守取水点。生活用水水源地凤凰水库已至死库容,现正在建设凤凰水库副坝提水泵站,从副坝提水供至各家各户,村里原有供水浅井8口,现在清掏出2口。这些举措的实施,已能保证社区3471名群众的用水需求。”排山社区党总支书记梁学能告诉记者。

  目前,全市已建立市、县、乡、村、组抗旱保供水“五级包保”责任制,玉溪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密切跟踪研判旱情发展形势,科学精准开展调试。

  记者从玉溪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玉溪市水利局了解到,经过启动调水、应急取水等措施,城市供水在“量”的保障上总体形势稳定可控。中心城区已启动华宁大龙潭应急调水,今年以来已累计向东风水库紧急补水220万立方米,红塔区飞井水库外流域调水168.38万立方米;峨山县新村水库提水补水70.91万立方米;新平县城启动13口抗旱应急井日供水3600立方米;易门县大龙口出水量明显下降,现每天需通过岔河连通工程补原水8000立方米至水厂;其他县(市、区)城市供水形势相对平稳。同时,全市水质检测合格率达100%。

  在水源工程建设方面,5月底前将完成48件抗旱应急工程建设,6月底前20件农村供水保障专项行动项目全部建成,力争年内新开工23个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开工建设亚尼河水库,加快那诺一库改扩建、阿者河水库、三家村水库工程建设,年内完成18件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修缮、谋划新建一批“五小水利”工程,同时开展坝塘清淤扩容。

  如何破解“玉溪之旱”?相关专家表示,必须工程措施和非工程措施并举,以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抓手补齐基础短板,深度谋划、储备一批跨区域、跨行业、带动性强的重大引调水工程和重点水源工程、水生态修复和水环境治理工程等重大项目。同时,以政策、制度、机制补强管理弱项,强化气象综合能力建设,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不断提升水治理现代化水平。(记者 陆合春)

  短 评

  未雨绸缪 打好抗旱保供水主动仗

  受降雨偏少、江河来水不足、气温偏高等影响,我市部分地区出现人畜用水困难、农作物受旱等情况,且旱情快速发展、蔓延,给群众生产生活带来困难。针对当前的旱情态势,全市上下要紧张起来、行动起来,把抗旱保供水工作作为当前稳增长、保稳定、惠民生的重要任务,毫不疏漏、毫不懈怠,抢抓主动权,坚决打赢这场硬仗。

  面对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的严峻旱情,我们要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做好当前抗旱工作的极端重要性,各县(市、区)要高度重视干旱风险,密切关注旱情发展态势,加强辖区内抗旱工作组织领导,及早谋划和安排部署抗旱防灾减灾。各部门要加大旱情研判力度,早谋划、早准备、早应对。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加强旱情调查分析和统筹协调,统一发布相关信息,为市县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

  旱情就是命令,抗旱就是责任。要强化对抗旱工作的组织领导,有效推动抗旱救灾工作体系高效运转,严格落实“防汛抗旱责任人”“五级包保”等制度。市县防汛抗旱指挥部负责统筹组织、协调督促;水利部门负责水资源管控和科学调配,为旱区解决好用水的问题;住建部门负责城镇供水保障和协调;农业农村、烟草部门负责农业产业布局、调整和农技抗旱;林草、防震减灾、生态环境等部门按照职能做好因干旱诱发的各类自然灾害风险的防范与应对,确保人饮安全和春耕生产顺利进行。

  要按照轻重缓急和“先生活、后生产,先节水、后调水,先地表、后地下”的原则,做好供需水平衡分析,强化水库统筹调度与供水计划管理,结合水源分布、城乡人饮、农作物灌溉需求和预期来水实际,提前谋划调水方案,进行系统调度,优先保证城乡人民生活用水,处理好工业、农业、生态用水关系。

  宜未雨而绸缪,毋临渴而掘井。防旱抗旱,宁可把情况想得更严重、复杂些,工作再仔细、扎实些。唯有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提前筹划,及早准备,压实抗旱责任,扎实做好各项抗旱措施,才能在抗旱保供水这场硬仗中化被动为主动,赢得先机。(无逸)

责任编辑:董明强
订阅《春城手机报综合版》,发送CCZH到10658000(5元/月)
订阅《春城手机报》:娱乐版发送CCYL到10658000 (3元/月)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日报微信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