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玉溪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玉溪通海:持续发力整治人居环境 赋能乡村向“美”而行
发布时间:2025年02月27日 15:24:11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玉溪市通海县坚持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目标,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行动,既要“面子”光,更要“里子”实,不断提升乡村“颜值”和“气质”,赋能乡村向“美”而行。

通海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初春时节,漫步兴蒙乡白沙凹片区,干净整洁的道路、错落有致的特色民居、五彩斑斓的庭院、生机勃勃的小菜园,村民们在房前屋后栽花种菜、浇水扫地,一幅美丽宜居的乡村画卷徐徐展开。白沙凹片区因地制宜打造“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村民们携手共建,积极参与门前“五包”,共同打造一个推窗见绿、出门见景、人在绿中、村在园中的绿色生态家园。“现在我们住在花园里,环境好,心情好,每天都打扫卫生,自己爱护好了,人住着舒服。”村民华坤林每天都会打扫庭院,享受绿美家园的惬意。

  高大乡代办村委会一组老熊箐是典型的山区村,老熊箐在做好人居环境日常维护和常态化治理的同时,每月聚焦人居环境薄弱环节,针对村庄垃圾死角、绿植管护等问题,拔杂草、剪枝条、扫垃圾……认真细致开展环境卫生大清理。“老熊箐日常安排有1名保洁员负责公厕、广场、街道等公共区域的卫生,每月还组织党员、村民代表、孩子一起开展一次集中打扫,大人带动小孩爱护环境,让村庄环境越来越美。”高大乡代办村一组组长李福英介绍。

通海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老熊箐新村是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村庄依山而建,房屋错落有致,四周山林翠绿,房前屋后花团锦簇,村庄文化活动场所、公厕、路灯等基础设施齐全完备,通过持续发力人居环境整治,家家户户养成了自觉打扫、自觉维护的意识,展现出“村庄美、文化浓、环境净”的新村新貌。“以后我们还是会一如既往爱护环境,房前屋后不乱堆乱放,不乱扔垃圾,爱护这些花花草草,让村子一直这样美下去。”村民高峰说道。

  在省级卫生村、省级美丽村庄秀山街道六一社区,春节前,社区的各条街道穿上了“黄色新衣”,这些醒目的黄色标线留出了消防通道,写着“消防通道禁止占用”字样提示,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农用车、机动车等各种车辆规范有序停放,一片井然有序景象。这得益于六一社区开展的人居环境集中整治行动,对社区内环境“顽疾”进行整治,全面清理村庄“十乱”。“在清理‘十乱’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社区内车辆乱停乱放、僵尸车占道的现象比较多,对此投入30多万元对整个六一社区的街道进行划线规范管理,在有条件的地方尽量划出了停车位,没有条件划停车位的街道,我们以划定消防通道的形式留出了最少4米的消防通道,确保消防安全。”秀山街道六一社区党总支书记、居委会主任张万林介绍。

通海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改善人居环境事关民生福祉。近年来,通海县坚持“内外兼修、全民参与”,持续开展人居环境整治,通过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健全完善垃圾治理体系,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强化群众宣传引导等措施,持续推进人居环境整治走深走实。       

  云南网记者 王剑钊 通讯员 朱雁飞 吴文汝

责任编辑:杨吉娟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