频道头条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玉溪频道 >> 频道头条 >> 正文
江川区:坡地改梯田,群众乐增收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8日 15:05:00  来源: 云南网

  近年来,玉溪市江川区积极组织实施渔村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完成水土流失治理面积42.79平方公里,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优化、流域内水源区保护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正值春耕备耕时节,前卫镇业家山村委会云峰村层层叠叠、高低错落的梯田里,当地群众正忙着收割油菜、翻地起垄,为接下来的烤烟移栽做准备。云峰村党支部书记李富春告诉记者,以前这都是坡地,耕种不便,加之缺水,种烤烟、玉米都是靠天吃饭。坡改梯工程的实施,让群众有了盼头,“现在改成梯田,农户个个都满意,产量也高,以前收入一年有五六万元,现在增加了20%多。”李富春笑着说。

  江川区渔村河生态清洁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梯田工程主要涉及前卫镇云峰村、水月村、唐家山村、团山村、三石河村及安化乡光山村、李家营村,面积达410公顷。24座水池,29.3千米管网,沿海拔高差层级覆盖,为每一块梯田方便快捷用水提供了保障,2000多村民从中受益。通过水土流失治理,流域内年均减少水土流失量4.14万吨,年蓄水103.68万立方米,蓄水保土缓洪效益显著。

  “项目建成后梯田的农业用水分为两个,一个是石河水库提水,另外一个是星云湖湖外水资源循环利用的水源,在坡改梯核心区铺设了32条支管,通过支管来到田间地头,既避免了污水污染,又解决了生产用水问题。”江川区水利局水土保持工作站副站长罗云祥介绍,坡耕地保水和保土的能力都比较差,从坡耕地改为梯田之后,蓄水、保土和缓洪的能力都得到了显著提升,村民们通过梯田工程,作物收成变好了,收入明显提高。

  通过对水环境、人居环境、面源污染的综合防治,小流域内污水收集处理率达到了80%以上,农业面源污染得到有效防治;有效减少流域污染负荷排放量,改善渔村河水环境,促进星云湖水质改善。项目实施后小流域内森林覆盖率从29.04%提高至50.58%,有效改善了小流域的生态环境,促进其他生物种群繁衍,对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起到重要作用。同时项目的实施,还促进了当地产业结构优化、流域内水源区保护及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云南网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张艳芬 段金行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