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易门县:打造旅居新样板,拓宽“三交”新路径
2025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调,要以产业融合推动城乡协同发展,通过特色经济载体促进社会和谐与民族交融。易门县积极响应号召,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将旅居产业作为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抓手,依托交通区位、气候资源、文化底蕴等优势,探索“旅居+民族团结”的特色路径,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注入新动能。
依托多元资源禀赋 筑牢旅居产业根基
易门县拥有发展旅居产业的天然优势:地处滇中交通节点,武易、玉楚高速贯通四方;龙泉街道、绿汁镇等区域气候宜人,是天然的避暑避寒胜地;大龙泉等优质水资源与360平方公里“绿色食品原产地”林地构成生态屏障;4个A级旅游景区与“二月二”戏会、火把节等民俗活动交织成多元文化矩阵。这些禀赋为吸引各族群众旅居奠定了坚实基础,也为民族交流搭建了天然平台。
多维推进产业建设 激活旅居发展动能
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民族团结动力,易门县从五方面精准发力:一是成立旅居产业工作专班,草拟三年行动方案,强化统筹协调;二是系统摸排闲置房产、地块及11个适宜旅居村落,整合发展资源;三是精心包装康养项目,积极开展招商推介并借鉴外地经验;四是以罗所社区为试点,打造“旅居带产业”示范样板;五是依托“易门文旅”新媒体矩阵及丰富文旅活动,持续提升品牌影响力。
旅居产业赋能 深化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旅居产业对民族团结的促进作用日益彰显:各族游客在沉浸式参与民俗活动中增进文化认同,实现“文化共赏”;当地各族群众通过旅居项目实现就业增收,实现“经济共荣”;基础设施随旅居发展持续完善,有力促进“生活共享”。三者协同发力,让各民族在交往中加深理解,在交融中凝聚共识。
对标会议要求 擘画未来发展蓝图
结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强化要素保障、推动产城融合”的部署,易门县制定攻坚计划:完善专班工作机制,加速推进20个旅居示范点建设;深度开发森林疗养、田园采摘等融合业态,优化空间布局;积极引入社会资本,推动“景区+康养”跨界融合发展;整合资金完善基础设施,搭建高效旅居服务平台,全面提升产业品质。
展望未来 共绘民族团结新图景
易门县将持续以旅居产业为纽带,紧扣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着力破解发展难题,让各族群众在共享旅居发展成果中深化情谊,让绚丽的民族团结之花在滇中大地恒久绽放,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贡献坚实的易门力量。(吴茂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