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易门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多元融合赋能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7月26日晚,易门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在龙泉文化广场举办“花舞菌乡 逐梦成长”专场文艺晚会。舞台上,孩子们以灵动的舞姿勾勒出民族团结的美好画卷,用蓬勃的朝气为第二十一届中国・云南野生食用菌交易会注入青春活力与文化魅力,搭建起一座促进各族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的绚丽桥梁,让“中华民族一家亲”的情谊在欢声笑语中愈发深厚。
作为服务全县青少年学生的重要校外教育阵地,易门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始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紧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以“多元课程”为根基、“研学实践”为纽带、“公益服务”为核心,引导各族青少年在互动交流中增进理解、在文化浸润中增强认同、在实践体验中厚植家国情怀。
多元课程:厚植文化认同根基
易门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始终秉持公益初心,紧扣青少年兴趣发展需求,开设涵盖舞蹈、书法、美术、朗诵与主持、葫芦丝、篮球等多元课程,以“润心铸魂”为导向,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与教学实践深度融合,让文化认同在课堂中自然生长。创意美术课程聚焦传统纹样创作、创新破题“彝绣绘”,书法课程侧重经典碑帖临摹,引导青少年感受中华文化的深厚底蕴;舞蹈与音乐课程注重多元艺术形式融合,在肢体律动与旋律演绎中体会文化韵味;篮球、足球以团队协作训练为核心,促进各族青少年在运动中建立友谊,培育团结协作意识。自活动中心成立以来,已成功举办培训69期、培训学员7万余人次,多元课程的“铸魂”之力,让各族青少年在亲身体验中加深对各民族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在创作中深刻领悟民族团结的丰富内涵。
研学实践:架起跨区域交流纽带
易门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将研学实践作为校内外教育衔接的重要抓手,以“知行合一”为理念,积极推动资源共享和区域合作,持续开展青少年交往交流交融系列主题研学实践活动,让各族青少年在行走的课堂中凝聚情谊、共筑认同。立足本地资源开展“工业研学少年行·绿汁铜矿”实践活动,各族青少年探访国家工业遗产、体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读懂工业岁月、感受民族文化中知晓“三线精神”的内涵,在实践中继承“三线精神”。同时,活动中心积极开展跨区域研学,举办“圆梦蒲公英・追寻红色记忆”研学活动,带领青少年走出家乡,在玉溪市规划馆、科技馆里,通过参观与互动深化了跨区域交流;于花灯剧院学戏曲,感受传统戏曲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共鸣与认同;走进聂耳故居、纪念馆聆听红色故事、缅怀革命先烈,共燃爱国情怀。截至目前,活动中心累计开展红色教育、民族文化传承、本土特色产业体验等各类主题研学活动100余场次,助力各族青少年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在交往交流交融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成长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辐射延伸:筑牢民族团结同心之基
为让各族青少年都能共享优质校外教育资源,易门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积极辐射延伸服务触角,通过整合社会资源、拓展服务场景,以实际行动聚力赋能,为筑牢民族团结同心之基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联合妇联、关工委等部门举行“女童保护”儿童防性侵教育公益讲座,为孩子们筑起安全防线;创新“送课程、送活动、送服务”帮扶模式,开展“圆梦蒲公英・心系成长 情暖童心”活动、留守儿童之家公益兴趣活动等,将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到周边乡镇学校,让城乡青少年在共同参与中拉近距离;立足培养各族青少年科学兴趣、提高科技探索能力,举办“科学兴趣”免费公益活动班,以趣味互动打破地域与民族隔阂。从校内到校外,从城区到乡镇,活动中心以辐射延伸的服务网络凝聚起育人合力,在守护“朝夕”美好的同时,推动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夯实民族团结根基。
今后,易门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将继续坚守育人初心,在课程创新中深化文化浸润,在实践拓展中强化交流交融,在公益延伸中凝聚团结力量,让“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种子,在各族青少年心中持续生长,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更多青春力量。(王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