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玉溪频道 >> 要闻 >> 正文
澄江:电烤棚里种出致富新产业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04日 17:00:56  来源: 云南网

  在玉溪澄江市龙街街道左所社区,有一座由84座电烤棚改造而成的“竹荪工厂”。通过整合烤房资源,利用烤完烤烟后的9个月空闲期种植红托竹荪,破解了集体经济产业单一、资源有限的发展瓶颈。

  走进种植菌房,工作人员正将成熟的红托竹荪分类整理。他们小心翼翼地把蛋菌与竹荪剥离开,细致擦拭后放入箩筐。2023年,面对产业单一、资源有限的发展瓶颈,左所社区党总支主动破局,组队赴贵州考察,萌生了发展食用菌产业的想法。随后,左所社区村办公司积极整合现有烤房资源,利用烤房9个月空闲期种植红托竹荪,实现烤房资源全年度、最大化利用。

  左所社区居务监督委员会主任李斌介绍:“我们从2023年起试种4座竹荪,效益可观,随后从14座发展至如今84座。鲜货出货价每公斤100至270元,每座烤棚收益约3.8万元。”实实在在的收益激发了群众参与热情,在干群合力下,红托竹荪的种植稳步推进。

  前进的道路上并非一路顺利。“我们在红托竹荪电烤棚种植期间,出现了不少问题,比如湿度不够导致病害较严重。我们通过开会讨论,集思广益,最终给烤棚加装了加湿系统,解决了湿度问题。这套加湿系统还缩短了烤烟回烟时间。”李斌说。面对问题,社区干部带着大家共同攻克难关。

  左所社区还创新“村党总支+村办企业+基地+农户”联农带农模式,党员干部联合村办公司不断钻研,自主研发了高压雾化技术,既攻克了种植难题,又实现了技术复用。在各方努力下,左所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节节攀升:2024年社区集体经济收入达594.55万元,同比增长131.19%。

  李斌介绍,从种植到采摘,红托竹荪种植月均为左所社区居民解决1000多人次就业,其所带来的集体经济收入,为村里60岁以上老人购买医保。接下来,左所社区将完成澄江周边150座电烤棚种植红托竹荪改造,持续输出技术,并建设红托竹荪菌棒生产工厂,以解决购买菌棒难问题,降低种植成本,增加就业岗位。

  云南网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师颖 刘通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