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溪市澄江市充分发掘本地研学资源,大力发展以古生物化石为核心的“1+N”研学体系,通过打造优质基地、丰富课程内容、深化资源合作等举措,推动研学实践教育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7月27日上午,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内,前来参观的游客络绎不绝。化石感应互动展柜前,游客聚精会神地观看三维数字模型;XR沉浸式探索体验区内,孩子们正戴着XR眼镜探索虚拟世界……今年暑期,该馆推出了展厅讲解、有奖答题、暑假特定社教研学、暑假“小小讲解员”研学培训等内容丰富的研学活动。7月以来,该馆接待参观人数15万人次,其中研学人数突破1万人次,接待来自省内外的研学团队约98个。
在澄江莲心食品藕粉非遗工坊内,澄江藕粉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莲心食品总经理余祥格外忙碌。入夏以来,该展厅已接待了12批研学团队,接待人数超过2600人次。“我们通过自编研学课程,让更多游客,特别是小朋友们了解手工藕粉的制作过程,了解澄江藕粉的历史渊源。”余祥说。
近年来,澄江市聚焦资源禀赋,立足本地特色资源,成功打造5个研学基地,其中国家级1个(澄江化石地世界自然遗产博物馆)、省级2个(澄江四季农庄仙湖祥悦基地、云南寒武纪自然中心研学实践基地)、市级2个(澄江“藕粉制作技艺”传习基地、俞元城非遗传统风筝传习馆)。截至2025年3月,累计组织各类研学实践教育活动7893余批次,接待学生69.14万余人次,累计创收6500余万元。
下一步,澄江市将持续挖掘本地文化资源,支持更多单位申报研学基地,开发特色课程,推动研学旅游产业化、市场化、品牌化发展,进一步扩大研学实践教育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云南网记者 王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