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溪市建立五级责任体系,用好村干部、教师、家长等力量,推动齐抓共管,全力提升溺水事故防范处置能力,构建起“县市区、乡镇、社区、村委会、家长”和“教体局、学校、班主任、家长”双线联动工作格局。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夏季天气炎热又让孩子对玩水有了天然的亲近,防止暑期溺水事件是基层工作的重中之重。易门县龙泉街道梅营社区通过提供暑期玩水地点、教授游泳自救技能“疏堵结合”的手段,防止青少年儿童溺水事件的发生。
“社区通过规定用途的方式引进了民营公司,将闲置地块开发为水上乐园,这样既可以增加集体收入,又可以给附近的青少年儿童提供亲水、游泳的环境。”梅营社区党总支书记柳华富介绍,梅营社区创新构建中小学生防溺水网格化管理体系,打造“街道党工委书记—站所长—社区支部书记—网格员”四级责任链条,通过“定责、定岗、定效”三定机制压实责任。
卡迪水上乐园是一家市场化运营的营利性民办企业,占地面积2400平方米,投资1000万元。水上乐园与梅营小学合作开设课后服务的游泳课程,在周末和暑期开办了游泳技能培训班,将课堂搬到泳池,协同梅营社区和学校开展学生游泳课教学,教孩子学习游泳知识和技能,预防溺水做到“疏堵结合”。截至目前,已培训800多名孩子,实行公益性收费,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在位于红塔区中心城区的玉溪市急救科普培训基地,专业的医护人员以通俗易懂的方式将急救知识传授给学生,在预防学生溺水等意外事故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基地设有专业的模拟水域场景,学生们可以在此模拟溺水场景,亲身体验溺水时的危险状况,从而更好地理解预防溺水的重要性。医护人员手把手教导学生如何正确使用救生设备以及在遇到他人溺水时如何进行智慧救援,避免盲目下水导致自身危险。此外,还开展了心肺复苏术、AED使用等急救技能的实操培训,让学生们掌握溺水后急救的关键技能,在关键时刻能够挽救生命。
在学校层面,玉溪市各中、小学通过主题班会、情景模拟演练等形式,强化学生防溺水意识和提升自救能力。2025年,全市累计开展主题班会2万余场次,覆盖全市中小学生。班主任还通过建立重点学生台账,对留守儿童等特殊群体“一人一策”精准管理,与家长保持密切沟通,督促家长切实履行子女日常教育和监管职责,严禁孩子私自到危险水域活动。
在社会层面,玉溪市科学划分教育、农业农村、公安、宣传、水利、妇联等15个部门和群团组织的职责分工,完善联席联商、信息共享、联合巡逻等机制。构建全域防护网格,实现闭环管理,健全督查问责机制,确保责任落实。
玉溪市还推出了水域治理“三色管理”机制,精准防控风险。在高、中风险水域设置智能警示装置,配置“一圈一杆一绳”救生设备,水库工程建立涉水安全预警机制。截至目前,全市共配置救生装备6133件,建立预警系统161套。
云南网记者 王剑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