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玉溪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通海县深耕“一调两减”筑牢杞麓湖生态屏障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12日 15:09:00  来源: 名城通海

  原标题:保护母亲湖 我们在行动 | 通海县深耕 “一调两减” 筑牢杞麓湖生态屏障

  近年来

  通海县以调整种植结构

  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量的

  “一调两减”为核心抓手

  全方位构建杞麓湖流域生态保护防线 

  盛夏时节,杞麓湖畔的稻田里,无人机正低空掠过,细密的雾状药剂均匀洒落在孕穗期的稻株上。这是通海县推进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的生动场景。

  通海县从源头发力,通过“政策引导+市场驱动”的模式,推动种植结构向生态友好型转型。截至目前,流域内已完成水稻、荷藕、烤烟等生态保育型和环境友好型作物种植10.6万亩,其中临湖区7102亩,荷藕、水稻、烤烟分别达228亩、2045亩和3860亩,形成了环湖生态种植带。同时,市场机制的引入也让转型更具活力。通海县鼓励龙头企业推行“企业+基地+农户”的订单模式,通过差别化定价引导绿色生产。目前已与356户农户签订2600亩燕窝糯玉米订单,另有1950亩玉米、白菜等作物订单进入采收期,让农民在生态保护中获得实实在在的收益。

  在减少农药化肥使用上,通海县打出“技术组合拳”,实现全流域防控覆盖。测土配方施肥已完成359个土样和首批水样检测,形成134个点位的精准配方,为芹菜、青蒜等5种作物定制施肥方案,发放绿色生产技术手册 四千余份。流域内4093盏太阳能杀虫灯形成无形防护网,实现流域全覆盖。临湖区6.74万亩次作物推广黄蓝板防控,目前已在13个村(社区)扦插27万片,覆盖 农1.35万亩;生物农药防控推进2.36万亩,已发放生物农药3700 亩。科技赋能让减量更高效。云南守农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在秀山街道6个社区实施2000亩水稻统防统治,应用纳米农药替代技术,较传统农药减少40%用药量。

  “本次在通海实施2000亩水稻病虫害统防统治工作,涉及秀山街道6个社区。我们使用的是纳米农药替换的一个技术,相较于传统农药,可以减少40%的用药量。”云南守农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助理李南说。

  “我们还是希望通过一些科技手段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户参与杞麓湖保护及种植方式调整的积极性。”通海县种植业综合服务中心副主任沈娟说。

  为确保“一调两减”落地见效,通海县构建起“网格化管理+全流程监管”体系。年内在临湖区推广“有机肥+配方肥”和“三新技术”示范各0.6万亩。同时,530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正在加快推进,水肥一体化等设施农业技术逐步普及。

  市场监管持续发力,已检查市场105个次、农资经营主体1830户次,抽检农资产品36批次、食用农产品730批次,查处案件24件,罚款59万元。5家“放心农资店”试点建成,每日1000批次检测能力的快检实验室投入使用,从生产到流通筑牢安全防线。

  从田间地头到杞麓湖畔,通海县正以“一调两减”为支点,对农业生产方式进行着全方位的变革。随着生态种植面积持续扩大、绿色技术广泛应用,杞麓湖流域生态保护与农业发展的和谐篇章 ,正在一步步实现。(记者 秦林 钱国有 王亚东 实习记者 赵杨睿涵)

责任编辑:杨茜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