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华宁县以政治监督为抓手,聚焦西梅等特色产业发展,通过优化监督机制、强化部门联动等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为乡村振兴和特色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盛夏时节,瓜果飘香。走进玉溪峰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华宁董家山西梅种植基地,一串串紫色的西梅压弯了枝头,工人们穿梭在果树间,忙着采摘、运输、分箱打包,将西梅销往全国各地。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华宁县立足资源禀赋优势,大力发展西梅这一特色产业,全县目前种植西梅7341.2亩,通过电子商务与传统农业的深度融合,华宁西梅打开了广阔的销售渠道,为农户增收致富、特色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新征程上护航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是华宁县纪检监察机关政治监督的重点之一。县纪委监委干部在走访玉溪峰森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华宁基地负责人赵海燕时了解到,为壮大西梅产业发展,县农业农村局找相关的老师到企业做技术指导,以这个点带动更多的农户少走弯路;县科协和工信局指导企业在线上、线下销售,让企业在西梅这条路上走得更有信心。
为激活特色产业引擎,华宁县纪委监委坚持把护航特色产业发展作为乡村振兴领域专项监督重点,优化完善“室组地”贯通联动监督工作机制,紧盯特色产业项目推进、惠农政策落实、农业技术服务、干部作风等重点环节,采取实地走访、明察暗访、下沉遍访等方式,深入企业一线、田间地头、农户家中,进行面对面交流,详细了解相关职能部门服务保障产业发展情况,着力解决影响特色产业发展的“中梗阻”和群众反映强烈的急难愁盼问题。同时,结合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建立“监督+服务”机制,以监督促监管,压实职能部门主体责任,进一步完善道路、水利等基础设施,以有力监督为产业发展赋能增效。
华宁县纪委监委不断强化与巡察、审计、财政等部门协同联动,建立健全信息共享、联合检查、线索互移等工作机制,严肃查处特色产业发展过程中虚报冒领、吃拿卡要、挤占挪用和不担当不作为等行为,以铁的纪律护航特色产业蓬勃发展。
华宁县纪委监委驻县林业和草原局纪检监察组组长文刚表示,“特色产业发展到哪里,监督保障就跟进到哪里,我们将持续加大监督力度,创新监督方式,以有力有效监督护航乡村振兴,持续守好群众‘钱袋子’。”
云南网通讯员 杨明虹 雷晓媛 普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