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区动态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玉溪频道 >> 县区动态 >> 正文
元江竹笋变“金条” 乡村振兴“节节高”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2日 09:44:00  来源: 云南网

  今年以来,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降雨充沛,龙潭乡水可莫村的竹笋迎来了大丰收。近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带领下,龙潭乡不断探索、创新发展模式,打通了竹笋种植全链条,从竹笋“零散种植”转变为“规模化产业”,再到“农户+合作社+客商”的产销模式,为竹笋破土成“金”保驾护航,走出一条乡村振兴致富路。

  今年雨水充沛、绿植丰茂,使得水可莫村的竹笋长得又大又好。记者在水可莫村随处可以见到村民挖竹笋、晒竹笋的景象,村里洋溢着一派丰收的喜悦。

  “今年我们水可莫村的雨水条件好,所以我们的笋子质量、产量都比往年高很多,价钱也有所提高,今年收购价是52元一公斤,我很满意。”笋子种植户何乔中介绍。

  水可莫村竹笋种植不仅受惠于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更得益于乡党委政府对农业发展的积极探索以及政策的有力支持。通过创新发展模式,从前期的科学规划种植、到中期的技术指导培训,再到后期的销路保障,真正将“帮扶”落实到种植的每一个环节。

  水可莫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方福昆介绍:“我们通过邀请县科协、林草等单位的专家来指导,培训以后,对村里的竹笋进行了统一的规划种植,面积发展到1300多亩。同时,也引进外地客商把笋子销售出去。”

  龙潭乡拥有立体气候,独特的小环境、优质的土壤使龙潭乡的竹笋品质出众、口感好,一直以来深受消费者喜欢。目前龙潭乡种植规模2000亩,预计年产量50吨,通过“农户+合作社+客商”的模式发展销售,提高了竹笋种植户的收益。

  从过去“守着青山没饭吃”,到如今“靠着竹林能致富”,水可莫村的竹笋产业越来越红火。这破土而出的鲜笋,不仅“破”开了泥土,更“破”出了一条绿色富民路。在政策托底、技术护航、市场引路下,越来越多的村民捧起了“生态饭碗”。这一根根节节高的竹笋,正是龙潭乡产业振兴的生动写照。

  云南网通讯员 王智贤 田双燕 何磊 李瑞祺

责任编辑:韩艳慧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