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元江1200株希陶木完成野外回归种植
近日,中国科学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与云南元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联合行动,在保护区内成功完成1200株希陶木的野外回归种植,有效扩大了这一珍稀物种的野外种群规模,为极小种群植物保护积累了实践经验,也为元江干热河谷生物多样性修复注入了新活力。
在希陶木野外回归工作现场,项目组结合希陶木显著的抗旱特性,精心选取了保护区边缘两处土壤、气候和光照条件都适合其生长的地点进行回归种植,并严格遵循种植规范,细致挖坑、小心栽苗,全力保障苗木成活率。此次野外回归活动共栽植希陶木苗木1200余株,初步建立起其在保护区内的新种群。
据了解,希陶木为大戟科希陶木属植物,是元江干热河谷的特有物种,仅分布于海拔350米至600米的热带季雨林及稀树灌草丛中。为守护这一珍稀濒危物种,2023年,元江干热河谷生态站与保护区管护局联合申报云南省林业和草原局极小种群保护项目并获支持。项目团队不仅摸清了希陶木在元江流域的分布格局与种群数量,更攻克了繁育技术难关。通过对比种子繁殖、高压繁殖和扦插繁殖三种方式,目前已培育幼苗3000余株。(王瑾 何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