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淅沥沥的雨丝,像一把透明的油纸伞,轻轻筛过云南省玉溪市通海古城的青瓦红墙。这骨子里浸着“礼乐名邦”风雅的小城,一旦被雨水抚摸,便成了活着的——《清明上河图》。
通海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通海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通海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通海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通海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通海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通海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文庙
雨水顺着飞檐滴落,在青石板上敲出宫商角徵羽。大成殿的琉璃瓦被洗透亮,孔夫子的影子在氤氲中忽远忽近,读书声混着雨声,从六百年的光阴里漫出来。
通海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通海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雨巷
拐进周艾巷,青石板沁着百年的凉意,周艾巷在檐雨的帘幕里愈发瘦了。雕花木窗上的冰裂纹映着水光,将疏雨裁成金丝银线,在格心间穿梭成一张流动的网。偶有路人走过,蓝布衫一角翻飞,惊得水珠簌簌滑落。
通海县融媒体中心 供图
秀山
此刻来秀山脚下坐坐。秀山的轮廓被雨雾洇成一幅淡彩画,松柏的墨色在湿气里缓缓晕开。山脚下的石阶沁透了水,泛着幽光,像是谁随手搁置的旧砚台。
通海的雨总是来得轻软,像一封被岁月浸湿的信笺。它不似江南烟雨的缠绵,也不像塞外骤雨的凛冽,只是自顾自地停停走走,在青瓦檐角敲出熹微的节奏,将斑驳的石阶打磨得光滑,仿佛每一道水痕都是旧时光的签名。
云南网通讯员 冯夕霞 刘丹妮 卢贵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