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宁县纪委监委立足监督专责,督促相关部门履职尽责,将发展特色柑桔产业与促进群众就业增收、民生改善、防止返贫动态监测等深度融合,让数万群众在“家门口”捧上增收的“金饭碗”,托起稳稳的幸福“大民生”。
今年3月,云南橙桔果农业有限公司承办培训班,123人系统学习了东南亚等国对柑桔包装的特殊要求,结业即获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自己没有花一分钱,培训后拿到了合格证,工作好找、工资也有保障。”学员董秋菊高兴地说。
云南橙桔果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董海兵介绍,本地简易包装工虽多,但满足高端市场(如出口东南亚)的精细化包装人才紧缺。经过培训持证的工人优先签订常年合同,包装单价从每件2元提升至每件2.5元,旺季时,持证工人每天能多赚200多元,这本薄薄的证书,正成为华宁桔农打开增收新天地的“金钥匙”。
2024年,“华宁柑桔工”被列为云南省高原特色农业领域技能促增收11个试点项目之一,获200万元省级资金支持,初步构建起“培训+评价+就业+增收”全链条体系。华宁县纪委监委随即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互动,跟踪监管好资金使用与拨付。
截至目前,华宁县累计培训柑桔产业工人3.09万人次,6.23万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创业,带动10万余人就业,柑桔劳务经济产值达7亿元。华宁县纪委监委的有力监督,让“华宁柑桔人”劳务品牌日益响亮,为产业繁荣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围绕柑桔产业政策落实、营商环境优化、主管部门履职情况,华宁县纪委监委深化“室组地”联动监督,驻县林草局纪检监察组充分发挥派驻监督优势,聚焦种、供、销全链条进行靶向监督,乡镇(街道)纪(工)委因地制宜制定监督任务清单,采取下沉走访调研、一线监督检查、规范村务公开等方式,监督检查政策落实、扶持资金、项目实施等方面情况,不断压紧压实镇村两级主体责任和职能部门监管责任,推动柑桔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强保障。
云南网记者 王剑钊 通讯员 杨明虹 雷晓媛 普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