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玉溪金融齐聚力 知识润心护民安2025年玉溪市金融教育集中宣传活动举行
舞蹈表演让金融知识不再枯燥。
发放宣传资料。
互动问答时,大家争相举手。
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一堂生动的消保课。
合唱《云岭金声》。
互动问答。
向群众宣传反诈知识。
“银龄适老”专属区,老年群众参与热情高涨。
“消保大转盘”引人注目。
9月10日,以“玉溪金融齐聚力·知识润心护民安”为主题的2025年玉溪市金融教育集中宣传活动在聂耳广场举行。
本次活动由玉溪金融监管分局联合人行玉溪市分行、市财政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联动华夏银行昆明分行,组织玉溪市银行业协会、市保险行业协会及辖内31家金融机构共同举办。活动通过“文化赋能+精准滴灌”的创新模式,将金融消保知识融入玉溪本土文化场景,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彻落实金融监管总局和云南金融监管局“保障金融权益·助力美好生活”金融教育宣传工作部署的重要举措,旨在切实提高市民金融素养与风险防范意识。
主题汇演聚合力
活动现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31家金融机构标识在大屏上缓缓汇聚成一幅玉溪地图,现场气氛也随之推向高潮。
彝族非遗舞蹈《打花棍》拉开主题汇演帷幕。表演者的棍起棍落间,既传递着彝家儿女对美好生活的期许,更以刚劲有力的舞姿,诠释守护群众金融安全的坚定决心。随后,啦啦操、金融防诈骗情景剧、烟盒舞等寓教于乐的节目轮番上演,获得市民广泛好评。市民们纷纷表示,节目既有趣又能让人学到知识,这种形式让金融知识不再枯燥。
在烟盒舞表演环节,不少市民情不自禁加入合跳队伍,在欢乐的节奏中学习金融知识。“没想到传统舞蹈和金融知识结合得这么巧妙!”市民施莉一边跳着舞蹈,一边高兴地说,“这种既好玩又好看好记的宣传活动,让我们对金融安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此外,在“消保一堂课”上,银行、保险机构宣讲人员深入剖析了金融诈骗的套路和危害,引导公众理性投资。市民张阿姨说:“以前总以为诈骗离自己很远,今天听了专家讲解,才发现处处要留心!”
主题汇演进入尾声,31家金融机构代表共同唱响《云岭金声》,激昂的旋律与大屏播放的金融服务民生画面交相辉映。
特色展区接地气
本次活动深度融合玉溪本土民族文化,设立17个特色主题展区,以“沾泥土、带乡音”的方式推动金融知识普及。
彝族“火把金融服务区”通过朗朗上口的“大喇叭”反诈口诀——“火把照亮致富路,小额信贷来相助”,传播信贷安全知识;哈尼族“蘑菇房诚信区”以“征信记录如房柱”的形象比喻,突出征信的重要性;傣族“织锦消保区”将消费者权益保护要点融入织锦文化,让少数民族群众在熟悉的文化场景中理解金融知识。
“以前总觉得金融知识生硬难懂,今天在民族展区听着家乡话、看着民族纹样,一下子就记住了!”市民陈福华说。
针对不同人群的金融需求,活动还专门设置了“银龄适老”“校园青春启蒙”“新市民安居”等人群专属区,以及“反诈情景体验”“征信信用服务”“保险条款解读”等功能区,构建起“文化+金融”的立体宣传矩阵,真正实现了“一区一特色、一景一课堂”。
创新互动强体验
活动现场,8大乐园游戏区人气高涨,成为最受欢迎的区域。在“消保大转盘”区,大家在等待指针停留的间隙,认真聆听宣传员讲解金融消费者八项权益;在“反诈视力表”前,大家俯身比对常见诈骗手段,提高识骗防骗能力;在“金融跳房子”游戏中,市民通过跳跃游戏格的方式,了解储蓄、保险等金融基础概念;“保障翻翻乐”则通过匹配生活场景与保险类型,帮助大家在游戏互动中轻松理解原本复杂的金融产品。
刚走出游戏区的陈先生擦着汗笑道:“将金融知识融入趣味游戏,这种宣传方式比发传单有效多了,希望以后能多举办这样的活动。”
此外,“消保打卡地图”串联起17个展区,市民只需完成互动项目,就能集齐独具民族特色的打卡印章,在玩乐中学习,在体验中收获。
金融服务谱新篇
开展本次金融教育宣传活动,既是玉溪金融系统践行金融工作政治性、人民性的具体实践,也是“文化赋能金融、金融服务民生”的创新探索。近年来,全市金融系统整合资源,借势中超联赛、“3·15”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教育宣传等契机,积极开展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构建了“线上+线下”协同发力、多点开花的宣传格局。
据统计,本次活动现场解答咨询千余人次,切实提升了群众金融素养,增强了风险防范意识,形成了人人“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良好氛围。
在接下来的金融教育宣传周活动中,玉溪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机构将积极强化多方合作,持续组织宣传小队下沉至社区、乡村、校园、商圈、企业,构建“线上+线下”全方位金融教育宣传网格,以更接地气、更有温度、更具实效的举措,推动金融知识和风险提示深入基层、直达群众,让金融安全成为民生幸福的坚实保障,为玉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的金融动能。(通讯员 白黎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