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9月,随着气温逐渐降低,素有“千年鸟道”之称的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哀牢山金山丫口迎来了新一轮的南迁候鸟,也启动了今年的鸟类环志工作。
今年,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安排17名工作人员驻扎金山丫口鸟类监测环志站,正式开展2025年的候鸟环志工作。每当有雾的晚上,是工作人员最忙碌的时候。夜间迁飞的候鸟沿着山林低空飞行,在灯光的吸引下,它们很容易飞入特制的网中,工作人员需及时把捕捉到的鸟类取下来,以免它们受伤。第二天一大早,工作人员还要对捕捉到的鸟类进行鉴定、测量、拍照、环志,随后放归自然,整个过程严格按照《鸟类环志技术规程》执行。
“与往年相比,今年的候鸟体现出数量多、品种多的趋势。16号当晚,我们捕获了314只、27个品种。说明金山丫口迁飞通道保护得比较完好。”云南哀牢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新平管护局金山丫口鸟类监测环志站工作人员李星志说。
截至9月24日,金山丫口鸟类监测环志站共环志1195只,其中不乏楔尾绿鸠、红喉歌鸲、红角鸮等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0月以后,金山丫口候鸟通道将面临大规模的候鸟迁飞,环志站人员不仅会全天候24小时开展候鸟环志工作,期间还会到村寨进行候鸟迁飞保护宣传。该站今年计划环志鸟类2200只,环志工作预计到12月中旬结束。
据悉,哀牢山地处全球重要的候鸟迁徙线路上,金山丫口鸟类监测环志站自2004年启动鸟类监测环志工作以来,已对5.8万多只鸟类进行了环志。通过对鸟类的环志和追踪,能清晰地揭示了候鸟的迁徙规律,包括迁徙路线、停歇地和越冬地,为保护候鸟的栖息地和迁飞通道提供了关键信息,也为机场选址、城市照明等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云南网记者 王剑钊 通讯员 钟应生 刀雪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