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玉溪频道 >> 要闻 >> 正文
峨山:中药材种植开出乡村振兴致富“良方”
发布时间:2025年09月29日 15:25:36  来源: 云南网

  玉溪市峨山彝族自治县双江街道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种植,通过打造中药材种植基地、优化种植技术、推进良种培育、建立联农带农产销合作机制等举措,培育壮大农业特色产业,助推产业增效、农民增收。

  在双江街土官社区小鱼塘村民小组云南三沃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120余亩中药材种植基地内,连片种植的黄精、重楼等中药材叶片葱绿,在风中舒展枝叶。基地负责人潘董福正穿梭于林地间,仔细查看黄精苗长势,精心呵护着每一株药苗。

  基地负责人潘董福介绍,该基地主要种植黄精、滇重楼、白芨等特色中药材。自公司成立以来,为提高品质与竞争力,历时多年开展种质资源选育,并通过与科研院所合作优化种植技术,成功培育出品质优良,根系发达、抗病性强,成活率较普通种苗高出20%以上的高品质黄精、滇重楼、白芨等中药材品种。其优质种苗不仅满足本地规模化种植需求,更畅销贵州、四川、江苏等地,经济效益显著。如今,该公司已在峨山县内建成3个总面积达400余亩的标准化种植基地。“这两年我们已经卖出了两批成品中药材,经检测,白芨的有效成分含量和各方面价值都很出色。公司还准备在小街街道打造一个年产出黄精苗1000万苗的育苗基地。”潘董福说。

  在“企业+基地+农户”联动模式的基础上,该基地创新推出“三包一保”机制,即包种苗供应、包技术指导、包配套服务、保底价收购。这一机制将标准化种植技术毫无保留地向农户延伸,帮助种植户有效提升中药材品质与市场竞争力,彻底消除了农户“种不好、卖不掉”的后顾之忧,让更多农户敢于投身中药材种植产业。

  种植户普开良便是这一机制的直接受益者,“有了基地的专业指导,我种植的中药材长得特别好。目前我种了6亩重楼,看到这么好的种植效果,我计划明年再扩大种植规模。”截至目前,该基地已成功带动200余户村民加入中药材种植的队伍,新增中药材种植面积80亩,参与种植的农户户均年收入增加1.3万元。初步形成了集种源培育、规模化种植、技术推广、示范带动等为一体的中药材种植示范基地,为当地中药材产业的发展树立了标杆。

  中药材产业的规模化发展,不仅让农户通过种植实现了增收,还为当地村民提供了大量“家门口”的就业机会。每到中药材采收旺季,基地每日可吸纳100余名村民前来务工;在日常生产期间,也能稳定提供10余个就业岗位,让村民不用远赴他乡,在家门口就能实实在在增加收入。工人杨天伦已经在基地工作两年了,提起这份工作,他十分满意:“我在这儿工作两年了,老板特别讲信用,工资每个月都会按时发放。我们每天工作9个小时,能拿到100元的工资。而且这里离家特别近,比去外地打工强多了。”

  下一步,双江街道将持续聚焦本地优势药材品种,从标准化种植、初加工配套、产销对接等关键环节破题,让中药材产业为乡村振兴开出致富“良方”。

  云南网记者 王剑钊 通讯员 李嘉悦 吉秋羽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