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新化乡立足本地资源,聚焦群众“急难愁盼”,积极打造“家门口”务工车间,有效破解就业难、增收难、照护难等问题,让村民不出村就能实现就业增收、阖家团圆,真正把岗位送到“家门口”,把幸福留在“心坎上”。
走进新化乡阿宝村工厂化育苗基地,一排排育苗架整齐排列,绿油油的种苗在恒温环境中茁壮成长。工人们分工明确、动作娴熟地挑苗、嫁接、浇水,现场忙碌而有序。村民梁国涛说:“以前在外面上班,离得远又照顾不到家里面,现在好了,在这里上班离家近,每个月也能挣到三四千元。能照顾到家里,还有份稳定的工作,我觉得非常好”。
为帮助村民实现“挣钱顾家两不误”,阿宝村抢抓发展机遇,整合资金500余万元,盘活闲置资源,建成了这片现代化育苗基地,将“就业车间”直接搬到村民“家门口”。通过“党组织+企业+合作社+农户”模式,不仅带动村集体增收,还吸纳周边5个自然村村民灵活就业,让“沉睡资产”变身“增收活水”。育苗基地负责人丁国才介绍,基地每天固定用工15人,育苗高峰期用工人数近50人。
务工车间不仅是就业平台,更是阿宝村村民的“成长课堂”。为提升蔬菜种植水平,村里专门开辟种植试验示范田,组织农户实地观摩学习。此外,定期开展技能培训,邀请专家传授育苗、病虫害防治等实用技术,帮助群众实实在在提升种植能力,为增产增收打好基础。
云南网记者 王剑钊 通讯员 郭艳琼 范艺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