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漫山,谷底流银。“大家好,我身后就是我们云上那诺的云海梯田,今天早上因为下过一场雨,所以起雾了,风景特别漂亮,像仙境一般……”玉溪市元江哈尼族彝族傣族自治县返乡青年李文顺正通过直播间向网友介绍家乡的云海梯田。他脚下的4亩水田,去年还是长满杂草的旱地,今年已种满了优质红米和彩色水稻,稻谷已经抽穗泛黄,呈现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
元江县那诺乡、羊街乡的哈尼梯田是元江流域最古老的梯田之一,上万亩梯田不仅是一处自然景观,也是一部活态的农耕历史,承载着厚重的哈尼农耕文化。作为玉溪市连片面积最大的梯田区,那诺乡拥有7203亩梯田,其中核心区达5370亩。近年来,那诺乡始终秉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将梯田的保护与开发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抓手,探索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文化赋能、产业融合的可持续发展之路,让千年梯田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长期以来,梯田产出率低、产值低、效益低,导致劳动力外出,都是那诺乡在梯田保护中需面临的难题。“梯田的恢复,关键还在于发动和引导好群众积极参与到其中来。”那诺乡党委书记金城介绍,近年来那诺聚焦梯田保护性开发,通过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和培育本地农业企业,调优品种的同时,进行梯田的综合种养,从而增加了梯田的综合产值。
那诺乡在不破坏原有梯田形态的前提下,通过“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由企业承包梯田修复、种植等项目,引进新品种水稻种植。通过村集体集中流转土地,引进扶持种植大户,发动群众积极参与,分批次将已经变为旱地的梯田重新恢复为可种植水稻的水田。去年年底,那诺乡已启动第一批次的梯田恢复工作,计划恢复梯田800亩。截至目前,那诺社区梯田核心区已形成1400多亩连片梯田。
看到家乡变化的李文顺,去年返乡创业,开起了网络直播,养起了谷茬鱼、鸭子,“我想通过直播让更多的人来到那诺。”他的返乡是那诺乡以农文旅融合激活“梯田经济”的生动缩影。
随着一块块梯田不断“复活”,那诺乡依托梯田的生态优势,大力发展优质高山水稻。同时,那诺乡积极申报哈尼云海梯田农文旅融合项目,以梯田为核心资源,深度挖掘哈尼农耕文化内涵,将农业生产、乡村旅游与文化体验紧密结合。着力打造“梯田人家·云上那诺”农文旅新名片,依托“矻扎扎”“十月年”等民族文化节庆活动,以丰富多彩的农耕文化吸引更多游客走进那诺,观赏梯田风光、体验哈尼文化。
如今站在观景台远眺,层层梯田如链似带,田埂上劳作的农人、田水中嬉戏的鱼鸭、山间点缀的哈尼寨子,构成一幅生动的农耕画卷。从“濒危旱地”到“生态富民田”,随着农文旅项目的逐步落地,古老的梯田正以全新的姿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动能。
云南网记者 杨茜 通讯员 王瑾 白详 刘政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