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1月7日举行的玉溪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澄江市专场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澄江市以抚仙湖保护治理为统领,聚焦产湖俱兴、城湖相融、人湖和谐,推进“湖泊之治”向“流域之治”跨越,将治湖成效转化为产业升级、城乡提质、群众增收的实在福祉。
五年来,抚仙湖流域用肥、用药、用水连续5年下降,创建农业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649个,以蓝莓为主的高原特色设施农业迭代升级、蓝莓产值达23亿元,发展林菌、林药等12种林下经济10.72万亩、产值达26亿元;以“园中园”模式推动磷化工转型和新能源材料、绿色食品加工等产业发展,累计培育省级以上科技型中小企业26户,全市规上工业能源消费量、单位GDP能耗分别下降12.9%、14.1%;依托抚仙湖、帽天山两大世界级资源,大力培育拓展“旅游+体育、研学、旅居、康养、生态公益、演艺”等绿色新业态,年接待游客保持千万人次以上,生态价值与经济价值协同提升。
澄江市推动抚仙湖保护治理成果转化为民生福祉,蓝莓产业常年提供稳定就业岗位4100余个、季节性用工75万余人次,村级集体经营性收入20万元以上实现全覆盖,脱贫人口年人均纯收入1万元以下动态清零,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51021元、24073元。同时,将守护抚仙湖一湖清水作为检验各级党组织党性修养、政治能力的核心标尺,建强“高原湖泊卫士”等党建品牌,深化“党建+河(湖)长制”,凝聚起以“党建红”守护“生态绿”的强大合力。
目前,抚仙湖全流域实现空间规划全管控、截污治污全覆盖、坝区农耕全转型、畜禽养殖全退出,21条主要入湖河道水质优良率保持80%以上,抚仙湖水质总体保持优。
云南网记者 王剑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