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箱
云南网邮箱 云报邮箱
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玉溪频道 >> 要闻 >> 正文
文化玉溪 | “仙湖卫士”守护琉璃万顷
发布时间:2025年11月18日 15:07:24  来源: 云南网

  抚仙湖水深20米处,澄江市民兵“护湖卫场”分队队员李云川看到一根绳线在水中飘摇,他顺线而下,将缠绕在湖底礁石上的地笼一寸寸剥离。

  清晨7时,抚仙湖北岸还笼罩在薄雾中,澄江市民兵“护湖卫场”分队的队员们已经集结。他们仔细检查着潜水装备,气密性、气压值、呼吸器,每个环节都不敢怠慢。

澄江市民兵“护湖卫场”分队队员准备入水

  “水下情况复杂,一个小失误都可能酿成事故。”李云川对身旁的新队员说,他们的任务是清理湖底的地笼和垃圾。

  上午8时,第一批潜水员入水。李云川熟练地背滚入湖,气泡在他周围翻滚,随后便消失在湛蓝的湖水中。水面上的接应员乘坐打捞船只,保持3米左右的安全距离跟随水下的队员,以便随时提供支援和协助打捞。

澄江市民兵“护湖卫场”分队队员穿着专业设备开展行动

  “他们一下水,我的眼神就追随着他们。”接应员李子星在水面上时刻观察着水中的情况。在昆明、玉溪等地都有店铺的他只要接到打捞行动通知,总会第一时间出现在抚仙湖。“加入‘护湖卫场’分队以来,我已参与完成多次污染物打捞任务。”

  “让人揪心的是,我们打捞出的地笼里有2/3是‘僵尸笼’,这些僵尸笼对湖泊水质影响很大。”澄江市民兵应急连连长李龙介绍,“僵尸笼”内部构造繁复,一旦被放置于水底,进入其中的鱼虾等生物便难以逃脱。不仅严重破坏生态平衡,还会引发垃圾与水草的堆积,进而污染水源和生态环境。

  截至今年10月,澄江市民兵“护湖卫场”分队共出动民兵927人次,打捞地笼2068具60480米,大型渔网17张,废旧电池及水下垃圾若干,为抚仙湖水常清、山常绿持续贡献民兵力量。

澄江市民兵“护湖卫场”分队行动现场

  从一开始能打捞到100多具地笼,到最近一次行动中,

  只打捞起了不到40具地笼,李龙坦言:“我们希望总有一天,捞无可捞。”

  向深蓝去,瞄准水深70米的水域。去年,澄江市民兵“护湖卫场”分队投资了120多万元购置潜水装具、声呐等设备,大大提升了打捞的安全性和效率。未来,澄江市民兵“护湖卫场”分队还将针对大型地笼引入大型器械,实现机械化打捞。

澄江市民兵“护湖卫场”分队作业现场

  傍晚5时,打捞工作接近尾声。队员们陆续上岸,卸下沉重的装备和打捞上来的地笼。经过一天的奋战,他们的脸上写满疲惫,但眼中却带着满足。“看着打捞上来的地笼,虽然累,但心里很有成就感。”一边整理装备一边说,“我是本地人,保护抚仙湖是我应尽的责任。”李云川和队友们将一天的打捞成果拖上岸,这些渔网将经过晒干后储存。

  “下一步,我们将引入专业设备,把打捞上来的渔网进行颗粒化处理,最大程度地降低污染,提升利用率。”李兵和他的队员们将继续潜入蓝色。

  云报全媒体记者 殷洁 王剑钊 李苏榕 李春丽

  玉溪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李艾丽

  图片均为澄江市民兵“护湖卫场”分队供图

责任编辑:邓蕊丹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