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11月14日举行的玉溪市“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新闻发布会·峨山县专场上获悉,2024年以来,峨山彝族自治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与市级联动在嶍峨古镇建成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体验示范基地,走出了一条“集中保护、活态传承、活化利用”的路子。

峨山县聚焦系统保护,在嶍峨古镇成立市县两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成功引进市内外非遗项目113个,让非遗走进古镇、走进群众生活,激发保护传承非遗的热情。截至目前,全县共有非遗代表性项目126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级6项、市级15项;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26人。
峨山县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嶍峨古镇常态化开展“非遗展演”“非遗公开课”,持续创新“非遗+体育+美食”“非遗+广场舞”等模式,让非遗在旅游场景中焕发新活力,有效提升了嶍峨古镇知名度、人流量和商业氛围。同时,以游客需求为导向,同步联动周边打造了千亩荷塘、“天天有街赶、周六赶大街”等旅游消费新场景,助推非遗与旅游经济深度融合。2025年火把节期间,峨山县接待游客12.03万人次,实现旅游花费7668.32万元,较去年同期分别增长28%、42%。
“十五五”时期,峨山县将以嶍峨古镇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为引领,持续丰富“非遗+节庆”“非遗+演艺”“非遗+研学”业态。同时,串联县内核心景区,打造“一日赏非遗、二日泡温泉、三日享自然”的精品线路,更好满足滇中城市群“微度假”“慢生活”需求,让峨山成为滇中地区文旅创新发展的“强劲增长极”。
云南网记者 王剑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