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为群众办实事 | 王平:三尺讲台育桃李 一支粉笔写春秋
一支粉笔,两袖微尘,三尺讲台,四季耕耘。从1995年7月至今,王平以人民教师的身份默默守护着漠沙中学一届又一届的莘莘学子。26年的光阴静静流过,他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以优异的教学成绩,帮助无数学子走出大山,让他们的人生拥有更多选择。
新平县漠沙镇地处河谷,九月金秋热度依然不减,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走进漠沙中学,耳边传来阵阵琅琅书声。二楼的一间教室里,王平正给初二的学生上地理课,这堂课讲的是“中国的行政区划”,只见王平一边展示地图,一边给学生们传授他自创的口诀,帮助学生们快速记忆知识点。
“我做了26年的教师,最大的感触就是幸福感比较强。每每回忆起来收获比较多,学生的祝福比较多,来自社会的认可度比较高,所有的这些都是支撑我继续教书的动力”,王平说。
伟大的灵魂,育于平凡的躯体。自参加工作至今,王平一直奋战在教学一线,他一丝不苟地抓好教学工作中的各个环节:课前认真准备、课上讲练结合、课后尽心辅导。同时,王平杜绝照本宣科,他创新性地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教学方式方法开展教学工作,寓教于乐,在课堂上营造出轻松、活泼、上进的学习氛围。
寒来暑往,终换来桃李芬芳。26年来,王平培养出不少成绩优异的学生,多人考取玉溪一中、师院附中、市民中。近5年来,他的教学成绩与全县同学科的教师相比均名列前茅,得到了学校、家长和广大学生的一致认可。优秀教学成绩,离不开他兢兢业业的努力和付出,孜孜不倦的探索与创新,更源于他一直坚守的初心。
王平说:“首先,你必须从心里面喜欢当老师,也确实愿意当老师,这是最重要的;其次,在这个基础上一定要加深自己的专业学科知识及综合学科的能力;第三就是爱学校、爱学生、爱自己的职业。”
在漠沙中学,王平先后担任过英语教研组和地理教研组组长。期间,他热心帮助年轻教师,积极承担学校教育教学工作和教研教改工作,成果丰硕。采用教研会议、集体备课制度,提升备课质量;坚持听评课制度,提高教学研究能力;坚持理论指导实践,撰写教学论文,漠沙中学每年都有论文能够获奖。2016年至今,王平被聘为新平县初中地理名师工作室成员。
26年的教学生涯中,王平还担任了22年的班主任。他尽职尽责,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家庭、生活和学习,有针对性的采用不同的教育方法,让自己成为学生的“第二任家长”。王平常常到学生宿舍,跟学生们聊天谈心,倾听他们的想法,为他们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学生生病了,他忙前忙后亲自送医。学生无故缺席联系不上,王平总会第一时间赶到学生家中了解情况,确保一个学生也不流失。由于工作得当,效果显著,王平多次被学校评为优秀班主任。
“最近几年,做班主任最大的难点应该是关于留守儿童和单亲学生的教育,首先去家访,了解他的家庭背景、生长环境;其次,在这个基础上,鼓励孩子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要善于去倾听他们的声音,然后再去针对不同学生采取不同的解决方法”,王平说道。
尽管在工作上王平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他始终脚踏实地,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继续努力,为教育事业添砖加瓦。“(作为老师)首先,要耐得住寂寞,其次,不要有太多的欲望,做一个平凡的老师,做好自己平凡的工作就可以了”,王平说。(雷萍 杨皓元 李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