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红塔区春和街道黄草坝村——美丽彝乡的善治路径
据农业农村部公示,玉溪市红塔区春和街道黄草坝村拟获评第二批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这将是黄草坝村自“全国文明村”“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国家级传统村落”后的又一“国字号”殊荣。
从原来基础设施滞后、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收入低、人居环境差的落后村到“网红村”,黄草坝村的蜕变源于不断完善的村级自治运行机制及美丽彝乡建设。“美丽彝乡建设共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等项目35个,拆除老危空房213间,拆除面积2万多平方米,这就为黄草坝的振兴夯实了基础。”黄草坝村党总支书记杨淑媛说。
“2016年,黄草坝村委会玉碗水村入选中国传统村落名录。2020年实施的传统村落环境综合整治工程有效保护了老井坊、千年古树、桂花王、玉林寺,增强了村民保护和美化传统村落的意识。”春和街道党工委书记马霄介绍,近年来,黄草坝村不断深化产权制度改革,成立了村级股份经济联合社和土地、劳务、置业、旅游联合社,实现了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集体经济组织挂帅的运营格局。同时,通过持续开展“党徽点亮春和”行动、“爱我家园·护我山林”行动、爱国卫生“7个专项行动”,坚持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培育人才、壮大产业,进一步完善了乡村治理体系,村庄也变得更加美丽。
2013年,黄草坝村委会启动美丽彝乡建设,需要在一个月内完成213间老危空房的拆除,紧接着要完成35个项目建设。面对困难,村委会成立民房拆除领导小组及党员先锋队,把群众工作做到田间地头,党员和群众代表发挥示范作用,带头先拆。通过努力,群众从不理解到支持,3000多万元的项目在两个月内克期完工,全省新农村建设现场会在黄草坝村如期召开。“美丽彝乡建设增强了村党总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支持。不管干什么事,有党建引领、有党员带头,就一定能干成。”杨淑媛说。
88.9%的森林覆盖率是黄草坝村发展旅游产业最大的资源和底气。为了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黄草坝村持续开展“爱我家园·护我山林”行动,成立50人的专业护林队和86人的巾帼护林志愿队,在大家的努力下,黄草坝村从2015年至今“零火灾”。“村委会强化政策宣传和监督,严禁盗砍滥伐和采松脂等,我们就是要保护好森林资源,要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黄草坝村委会副主任矣福林说。
距离黄草坝村委会1公里的小山坡上,法寨村搬迁安置点的48套统规统建民房正在加紧施工,预计10月底前封顶。届时,这个地质灾害搬迁村将迎来新生:依托彝族风貌的民房和预留用地,打造差异化、规模化、聚集化的乡村旅游综合体,成为黄草坝旅游文化产业发展中的重要支撑。“以前法寨村离黄草坝村委会20多公里,又有滑坡危险,搬迁后生产生活便利了,发展有基础,生活更有盼头了。”法寨村村民小组组长施富告诉记者。(记者 李文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