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闻
您当前的位置:云南网 >> 玉溪频道 >> 要闻 >> 正文
玉溪江川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样板
发布时间:2024年09月06日 14:48:53  来源: 玉溪发布

  原标题:民族团结一家亲 共酿“甜蜜”新生活!九溪镇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样板

  自2019年开展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以来,玉溪市江川区九溪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总目标,坚持党建引领、示范带动、机制创新,共创“甜蜜”产业、共建“甜蜜”家园、唱响“甜蜜”歌声,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九溪样板。

  党建引领共创“甜蜜”产业

  进入辣椒采收期,九溪镇矣文村民族文化广场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这里既是各族群众载歌载舞的舞台,也是村民们的蔬菜交易市场。一大早,村民们拉着新鲜采摘的辣椒陆续来到这里,负责收购辣椒的村民李春梅一边麻利地和请来的工人一起分拣辣椒,一边和大家聊着家常。要是谁家交来的辣椒存在色泽不够鲜艳、个头小或是其他一些问题,李春梅就帮着对方分析原因,提出建议,这时一旁的人都认真地听着,眼神里满是信服。

进入辣椒采收期,九溪镇矣文村民族文化广场成了村里最热闹的地方。

  李春梅种菜20多年,是村里的种植能手,此外,在矣文村她还有另一个身份——“石榴籽”共产党员先锋队队员。

  为带领群众共同致富,2017年,矣文村党总支成立了“石榴籽”共产党员先锋队,李春梅就是其中一员。她无私地向村民传授蔬菜种植技术,还无偿地把优质菜种分发给大家,并且主动联络经销商,让矣文村的蔬菜卖出去,村民的腰包鼓起来。她说:“抱团才能打开更多的市场销路,大家一起努力,共同致富。”

  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放到全局的高度思考和谋划,九溪镇确定了以团结进步促和谐稳定、以和谐稳定促产业发展、以产业发展促共同富裕的创建工作思路,党建引领示范带动,共创“甜蜜”产业。

  矣文村成立“石榴籽”共产党员先锋队,带领群众开办农家乐、推行林下养殖土鸡、种植蔬菜、实施食用菌产业发展项目;六十亩村立足“一村一品”发展目标,以产业发展筑牢民族团结之基,百合花产量占昆明斗南花卉市场百合花份额的70%以上,成为远近闻名的“百合村”“亿元村”;鸡窝村打造亚洲花卉科创谷,园区每年产出花卉5000万枝,远销13个国家,实现产值1.5亿元,带动周边农户1000多户;中营村引进龙头企业,创建千亩草莓绿色生产示范区,产值达1.18亿元。

  “我们组建六十亩、矣文、阳山庄‘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联盟’,推动党建工作与民族团结工作深度融合,以六十亩百合花产业为纽带,发挥创建联盟优势,积极帮扶矣文、阳山庄两个彝族村寨农户栽种百合,搭建发展联合体,打通各族群众共同增收致富渠道。”九溪镇党委副书记张琪介绍。

矣文村持续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各族群众共建“甜蜜”家园。

  同心协力共建“甜蜜”家园

  在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钱袋子鼓起来的各族群众,铆足了劲共建“甜蜜”家园。按照“统一规划、分类建设、分步实施、有序推进”的原则,九溪镇将城乡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基础设施建设与村庄环境美化有机结合,实施除闲房、腾空间、建新村、换新貌、奔小康工程,整治村容村貌。启动新农村建设,实施“节地上楼”工程,有效破解村内道路窄、绿化少、房屋密、出行难等问题,凝聚起各族群众共同建设幸福美好家园的磅礴力量。依托民族团结进步“十百千万”工程及乡村振兴项目,九溪镇完善党群服务中心、便民服务站、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停车场等场所的综合服务设施建设,打造美丽乡村的“矣文样板”“六十亩模式”和“阳山庄示范”。

六十亩村新修停车场,解决群众停车难。

  走进六十亩村,房屋错落有致,环境整洁舒适,这里先后两轮实施新农村建设项目,通过解决住房问题让各族群众实现安居乐业。随着私家车数量与日俱增,今年六十亩村又新修了停车场,解决了群众停车难。以“美丽庭院”“文明卫生家庭”等评比活动为载体,村里形成全民开展环境卫生整治的长效机制。创新开展“小手拉大手”活动,由本村小学生定期对各家各户卫生情况进行检查评比,让培育乡风文明与人居环境整治同频共振。“这几年村子的变化翻天覆地,环境这么好,我们更是要爱护好。”村民李双玉说。

  团结奋进唱响“甜蜜”歌声

  2月6日,九溪镇首届“乡村音乐节”暨2024年“九溪村晚”在江川区委党校举办,来自九溪镇的若水童声和俏佐阿梅两支合唱团放声歌唱美好生活,凝聚团结奋进的正能量。

  “他们用歌声传递阳光自信的精神能量和对合唱艺术的执着追求,也唱响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时代主旋律。”张琪说。

  在凝聚中华文化价值共识中,九溪镇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融入文艺节、广场舞等文娱活动中,搭建各族群众增进感情、促进团结的平台,开展富有特色的群众性活动,推进各民族更深层次的交往交流交融。建成一批民族文化广场、文化长廊、农家书屋,积极构建各民族共享的公共文化空间,突出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培根铸魂,构筑共有精神家园。(刘黎

责任编辑:韩艳慧
关注云南发布
关注云南网微信
关注云南网微博
新闻爆料热线:0871-64160447 64156165 投稿邮箱:ynwbjzx@163.com
云南网简介 |  服务合作 |  广告报价 |  联系方式 |  中央厨房 |  网站声明
滇ICP备08000875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53120170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2511600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新出网证(滇)字 04号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号:(云)字第00093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滇B2-20090008 ® yunnan.cn All Rights Reserved since 2003.08
未经云南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违者依法必究
24小时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71-64166935;举报邮箱: jubao@yunna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