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日,由中共云南省委宣传部指导,中共玉溪市委宣传部,云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主办,中共红塔区委宣传部,云南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云南玉溪新华书店有限责任公司承办的书香彩云南·四季阅读之夏季篇活动在玉溪市红塔区举行。活动现场,“一平米图书角”授牌仪式成为亮点。这一由云南省出版物发行业协会发起的文化项目,正以“小空间承载大知识”的理念,让全民阅读在云岭大地生根发芽。
书籍是人类文明的基因密码,阅读是精神世界的永恒灯塔。一平米不是很大,但“一平米图书角”却能承载起无尽的知识,为人们打开通往精神世界的大门。清晨,玉溪市红塔区的社区旁,晨练的居民结束锻炼后,总爱驻足于旁边的“一平米图书角”,随手翻阅一本云南地方史志;午休时分,工商银行的等候区里,客户不再低头刷手机,而是沉浸在书架上各类书籍中……这些散落在城市角落的“一平米图书角”,正成为居民触手可及的“精神粮仓”,以“小切口”撬动全民阅读的“大变革”。
云南出版集团所属云南新华书店作为协会的一员,积极响应“一平米图书角”建设工作,自2025年4月以来,云南新华书店已在全省建成21个“一平米图书角”,覆盖昆明、玉溪、昭通、红河4个州市。图书角选址多元,涵盖姜亮夫故居、玉溪市博物馆等文化场馆;工行玉溪分行及支行网点、富滇银行、招商银行等金融机构网点;玉溪市委宣传部、市委党校等机关单位,校园、加油站、精品酒店等多元场景,真正实现了让优质文化资源融入群众生活,让书香飘进更多人的日常。
多方助力,共筑阅读生态
在“一平米图书角”项目推进与落地进程中,玉溪成为目前图书角数量最多的城市,这离不开多方协同发力。“在项目推动过程中,玉溪市委宣传部积极协调各方资源,为图书角建设提供全方位支持。一方面,深入学校、企事业单位及公共服务场所开展需求调研,广泛征集意见,综合考量设施条件、阅读需求缺口等因素,科学论证、精心选址,确保图书角布局合理;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以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等宣传阵地,持续宣传‘一平米图书角’的理念、进展和成效,引导社会各界关注、支持和参与。”玉溪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版权和传媒监管科干部李纯玉介绍,宣传部的积极参与,不仅保障了项目顺利推进,更让“一平米图书角”成为提升基层文化服务水平、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载体,让书香浸润更多市民生活。
“以往,基层群众想阅读丰富书籍,常受限于图书馆路途遥远、借阅流程繁琐等难题。”李纯玉感慨道,“一平米图书角”以“轻量化”的形式融入社区、学校、企业等生活场景,让阅读触手可及,有效填补了基层文化服务的空白。这种“嵌入式”的创新模式,将阅读空间与群众日常活动紧密结合,让阅读真正融入群众日常中,推动全民阅读从“被动参与”向“主动融入”转变。
方寸之地,精筑知识空间
作为项目的重要实施主体,云南新华书店如何让“一平米”发挥最大效能?项目相关负责人刘珊给出了答案。“集团在图书选品和配置上充分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场景读者的需求。在学校,一平米图书角满足学生的学习和成长需求,为学生‘充电蓄能’;在社区,会侧重选择生活百科、少儿绘本等,贴近居民日常生活;在金融机构网点和企业,职场技能、人文社科类书籍更受欢迎。”通过精准选品,让每个图书角都能“物尽其用”,真正满足读者的实际需求。
谈及参与项目的初衷,刘珊表示:“‘一平米图书角’以创新模式为解决基层文化资源分配不均的问题提供了新思路。作为助力‘书香云南’建设,推动全民阅读的主力军,我们在积极响应协会号召的同时,也希望凭借专业的能力和经验,让优质文化资源切实惠及基层群众。”为确保项目可持续发展,新华书店集团还建立了标准化运营体系。按照“六个一”标准,对图书角的空间规划、书架配置、图书陈列等进行统一规范。同时,通过培训志愿者队伍、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等方式,提升图书角的服务水平。
对于后续在扩大覆盖范围、提升质量等方面的具体推进计划,刘珊透露:“下一步,云南新华书店将全面推进‘百个图书角’建设,进一步扩大项目的覆盖范围,让更多的地区和群众受益。同时,不断探索场景化升级、数字化赋能等长效运营机制,精准调整图书选品和配置,为群众提供更加优质、专业的阅读服务。”
从21个试点到即将铺开的百个图书角,“一平米图书角”正以润物无声的力量,重塑云南基层文化生态。这片方寸之地,既是知识传播的驿站,更是文化浸润的港湾。随着项目的持续推进,相信这抹书香将照亮更多人的精神世界,为建设书香云南注入澎湃动能。
云南网记者 韩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