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新农人勇闯致富路—— “瓜姐”杨世艳的乡村振兴梦
在玉溪市易门县六街街道二街社区,一个个大棚整齐排列,在阳光下闪耀着银色的光芒。步入大棚,瓜香馥郁,满目翠绿,黄瓜如串串翡翠悬于藤蔓。这些黄瓜的种植者,正是被大家亲切称为“瓜姐”的新农人杨世艳。
2018年,杨世艳陪朋友去山东考察大棚种植。参观过程中,她被大棚种植果蔬这一现代化农业模式深深吸引,决定引进技术回乡创业。回乡后,杨世艳积极筹备,搭建起易门县第一个温室大棚,引进种植密刺黄瓜,开启了种植事业。“我想把优质的果蔬带回家乡,摆上父老乡亲的餐桌。”杨世艳说。
大棚种植技术复杂,从温度、湿度的调控,到病虫害的防治,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精细把控。“第一年种植就遇到大暴雨,种下的黄瓜得了霜霉病,为补齐短板我专门请山东的技术人员指导,跟班学了半年多。”杨世艳深知,唯有持之以恒地学习与实践,方能令这片沉睡的土地重焕生机。白日里,她在大棚间辛勤耕耘;夜幕降临时,则埋首于农业典籍,日复一日,学习种植要领。
随着时间的推移,杨世艳种植的黄瓜品质不断提升,市场口碑也越来越好。如今,她的基地规模不断扩大,从最初的几亩地发展到现在的50余亩,黄瓜亩产稳定在15吨至20吨,单个大棚年产值达25万元。这份亮眼的成绩单极大地激发了周边农户的种植积极性,他们纷纷慕名而来,希望从杨世艳那里学到种植“真经”。杨世艳慷慨地将自己多年积累的种植经验倾囊相授,不仅如此,她还时常自掏腰包,为困难农户提供优质的种苗和必要的农资补贴。
谈起杨世艳的帮扶,村民王玉兰眼中满是感激:“以前自己种植黄瓜,忙活一年也挣不了几个钱。5年前跟着‘瓜姐’学习种植黄瓜,她经常上门教技术,还帮我们找销路。这几年我家靠着种黄瓜,收入比以前翻了一番。”
“要想让农业真正蓬勃发展,就必须依靠大家团结协作。”在杨世艳看来,单打独斗只能解决一家温饱,只有带动更多人扩大种植规模,才能形成产业效应,提升整体竞争力。在她的积极引领下,全县有50余户农户纷纷加入大棚蔬菜种植行列,每年因此增收超过2万元,她从选种育苗到田间管理全程提供技术支持,还通过对接客商、拓展电商渠道等方式搭建销售网络。
为了拓宽销售渠道,杨世艳利用互联网平台,开展电商销售。她在种植基地打造了2间直播室,通过直播带货、短视频宣传等方式,将本地农产品推向外界。“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我们要紧跟时代步伐,用好网络平台,将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杨世艳说。
今年4月,杨世艳在共青团云南省委、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联合主办的第四届“云南创新创业之星”暨“创青春”大赛中荣获“创业之星”奖,奖金10万元。获奖后,杨世艳并未止步,而是着手改建30亩标准化大棚,引入彩色小番茄种植项目,该项目有望成为当地增收新亮点。
谈及未来规划,杨世艳信心满满。她计划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模式,依托当地农业基础与文化底蕴,打造集采摘、展示、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农业观光园,助力乡村振兴与产业升级。
“杨世艳作为乡村振兴和产业发展一线的新农人、新青年,用个人智慧和汗水闯出了一条新的致富路,为当地青年起到了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共青团易门县委书记田馥诚表示,乡村振兴需要更多像杨世艳一样有情怀、有知识的返乡青年加入,团县委将继续当好桥梁纽带,做好贴心服务,努力为易门青年创业者做好保障服务。(记者 高乾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