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颗形似迷你南瓜的果实,未成熟时翠绿如玉,成熟后艳红似火,在元江县甘庄街道撮科村的花农手中,这些曾以吃为主的“小南瓜”正悄然变身为鲜切花市场的“新宠”,为热区铺就一条特色产业致富路。
在甘庄街道撮科村花卉种植基地,一片橙色花海映入眼帘,工人们正忙碌地进行修剪、打包。记者了解到,这种名为“小南瓜”的鲜切花花材,也叫“红茄”,是云南地区常见的南瓜品种,多作为蔬菜食用或加工。近年来,随着市场需求的多元化和农业创新的推进,这种果实形态小巧圆润、色泽青翠的小南瓜,经过适当修剪后,成为插花艺术中的“新宠”。
种植户王权敏去年8月份在这里租种了100多亩“小南瓜”,当年冬天开始采收,送往昆明斗南。因为果实长得像常见的南瓜外形,甚至成熟的果实和南瓜一样的颜色,所以市场上它被称为“鲜花小南瓜”。“销路还是挺不错的,市场售价远超传统蔬菜。”
“小南瓜”鲜切花产业的发展,为种植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收益,也成为当地群众增收的“致富之花”,“小南瓜”的种植管理吸纳了当地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其中,部分群众作为土地流转的农户,既获得土地租金,又享有务工收入,多元化的致富途径显著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感。撮科村委会小寨小组村民李敏说:“我们的地全部都包出去栽‘小南瓜’,一年的租金是一份不错的收入。采收时我们来这里打工,工钱100多元一天,还能照顾家里的小孩和老人。”
据了解,撮科村位于河谷地区,年平均气温22℃,年降水量800mm,一年四季都适合种植花卉、果蔬。除了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外,高速公路穿境而过,交通优势突出,每年到这里的客商络绎不绝。目前,全村共种植“小南瓜”、葵花、剑兰等花卉240余亩。在产业发展过程中,撮科村坚持党建引领,深化服务意识,做好对外承包服务工作,高效办理土地流转手续,通过土地流转增加土地效益,从而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让更多周边农户可以在种植基地打工赚钱,拓宽增收渠道。
云南网通讯员 王瑾 白详 周婧 记者 杨茜